



计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
幼儿计数的发展:
1.依次说出数词。
2.从集合中区分每一个元素。
3.每个数词与集合中的元素对应。
4.说出总数。
动作方面:
1.手触摸并移动物体。
2.不移动,触摸物体点数。
3.不触摸物体点数。
4.用眼睛区分物体并点数。
语言动作:
1.高声说出数词。
2.小声说出数词。
3.动嘴唇不出声。
4.默数。
体质测试项目:
10 米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
各项目测试意义:
10 米折返跑——反映人体的灵敏素质。
立定跳远——反映人体下肢的爆发力。
网球掷远——反映人体上肢腰腹肌肉力量。
双脚连续跳——反映人体协调性和下肢肌肉力量。
坐位体前屈——反映躯干和下肢柔韧性。
走平衡木——反映人体平衡能力。
测试方法:
1.10 米折返跑:幼儿至少2 人一组,两腿前后分开,站立在起跑线后;当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直奔折返线,用手触摸到物体(木箱或墙壁)后返回,直奔目标线。
2.立定跳远:幼儿两脚自然分开,站立在起跳线后,然后,摆动双臂,双脚蹬地尽力向前跳。
3.网球掷远:幼儿站在投掷线后,两脚前后分开,单手(右手)持球;将球从肩上方投出,球出手时后脚可以向前迈出一步,但不能踩线或过线。
4.双脚连续跳:幼儿两脚并拢站在“起跳线”后,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双脚起跳,连续跳过10个软方包停止。
5.坐位体前屈:幼儿面向仪器坐在垫子上,双腿向前伸直;脚跟并拢,蹬在测试仪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测试时,幼儿双手并拢,掌心向下平伸,膝关节伸直,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进,直到不能推动为止。
6.走平衡木:幼儿站在“起点线”后的平台上,面向平衡木,双臂侧平举,当听到“开始”的口令后,两脚交替向“终点线”前进。
测试标准:
每项内容的测试指标分为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达到3 分为及格分数,3 分以上为优良,年龄段不同,测试标准不同,评分表比较繁琐。
年龄 项目 | 小班 | 中班 | 大班 |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
10 米折返跑(秒) | 9.4~8.4 | 9.7~8.7 | 8.5~7.7 | 9.0~8.1 | 8.0~7.3 | 8.5~7.7 |
立定跳远 (厘米) | 53~69 | 50~64 | 65~79 | 60~73 | 73~88 | 68~80 |
网球掷远 (米) | 3.0~4.0 | 3.0~3.5 | 4.0~4.5 | 3.5~4.0 | 4.5~6.0 | 3.5~4.0 |
双脚连续跳(秒) | 11.1~8.3 | 11.2~8.5 | 9.1~7.1 | 9.5~7.4 | 8.1~6.5 | 8.5~6.8 |
坐位体前屈(厘米) | 8.5~11.5 | 10.0~12.9 | 8.5~11.4 | 10.0~12.9 | 8.0~10.9 | 10.0~12.9 |
走平衡木 (秒) | 15.0~9.4 | 15.0~9.7 | 11.5~7.4 | 12.2~8.2 | 9.6~6.3 | 10.1~7.0 |
1.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学期教研计划与教研总结。
2.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各班学期计划、学期工作总结。
3.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各班级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4.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各班级教师的教育笔记、观察记录。
5.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学期教研活动记录(视频、照片、文字)
6.幼儿园连续三年的:业务学习记录(视频、照片、文字)
7.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全园幼儿的能力发展评价表(表格)
1.分两组:一组木质类,一组金属类:同样的节奏。
2.分三组:一组木质类,一组金属类,一组散响类。每组一段。
3.不同器乐表演同段落时,分出各自节拍。
4.托、小班使用最简单的拍手加木质类、散响类。
5.中、大班木质类、散响类、金属类、皮革类都可以出现。
6.托、小班教师指挥,中、大班指定幼儿指挥。
7.任何幼儿音乐、歌曲都可以用无音高器乐伴奏。
8.都是从四二拍最简单的节奏开始,慢慢加深难度。
什么是服从:
服从是保证我们安全和被保护的必要条件。服从是认真听从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嘱咐,做他们要求我们做的事情。在你服从的时候,需要遵守规则,即使你不喜欢这样做,或者这样做需要很强的自律,即使没有人监督你,也需要遵守规则,如果你做到了服从,也就做到了值得信任。
为什么要实践服从:
服从可以让你感到安全和快乐,如果不服从,你会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会伤害到你和周围的人。如果人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当你服从关心你和保护你的人的时候,就会给你带来自由和安全,如果你知道在哪里玩是安全的,就不必担心发生危险。如果你懂得服从,就会使每件事情都井井有条、进展顺利。
指导建议:
班级中幼儿服从意识的建立,会有利于班级常规的培养,所以教师要重点进行引导。在培养幼儿服从意识时,建议教师采用儿歌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如:排队时,可以用小儿歌“小脚踏踏,来排队。不推不挤,站得齐。”喝水时,可以用小儿歌“小水杯,端得稳,多喝水,身体棒。”
教师行为:
服从,就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父母、长辈、领导的话要尊重。教师在工作中,做事要有原则,不随意破坏规则,不对规章制度有抱怨、发牢骚的情绪。对班级中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要及时表扬,对于破坏规则的小朋友要及时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