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量展示好操作的美厨体验:如榨汁、拌沙拉等。
2.展示不如参与,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美厨活动,一般是和民俗节庆相关的活动;如:包饺子、包粽子、做月饼、汤圆、元宵、春卷等,以亲子共同完成的活动为宜。
3.烘焙类,操作方便的,制作过程家长和孩子一起。烘烤时间,加入一些亲子游戏、表演节目等活动,烤好后一起品尝。
1.改变了幼儿学习的方式。大部分幼儿逐步改变了依赖教师获取知识的现象,学会了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操作、收集信息等多种活动方式进行自主探究,从接受性学习、灌输式学习,转向了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发现型”学习和“探究型”学习,形成了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课程的实施,为幼儿提供了有别于传统课程的学习方式,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学习方式多样,强调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给予幼儿个性发展的充分空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课程提倡与人合作,实现个性差异互补,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活动中大多数幼儿能很好地相互讨论,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想法。许多幼儿在同伴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帮助解决。
4.提高了幼儿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系列活动,幼儿学会了获取、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 地利用信息。
5.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意识。幼儿在各种各样的主题实践中,责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培养,集体意识增强了,能在生活中学习,接触社会、发现社会、体会生活、理解生活。
1.丰富词汇的意义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组成语句的最小单位,掌握词汇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进行语言交往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此,重视丰富幼儿词汇对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2.丰富词汇目的
丰富幼儿词汇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扩展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丰富幼儿词汇为幼儿的语言连贯性,整体性做准备。
丰富幼儿词汇可以培养幼儿语言的独立性,提高孩子的自我分析能力。
3.练习单中词汇的类型
名词(日常家具)、动词(嘴的动作)、形容词(开心、难过)、量词(量词练习)、象声词(动物的叫声)、子字词(子字词:蚊子、珠子…)、三字格词(甜蜜蜜、毛茸茸…)、四字格词(干干净净、高高兴兴…)
4.丰富词汇的教学方法
词语的积累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丰富的词汇可以促进婴幼儿语言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A.通过练习册中的各种词汇练习,可以丰富孩子一定的词汇,如:日常家具的词汇、时间概念的词汇、三字格词、四字格词等,可根据提示让幼儿大量练习。
B.教师结合一日生活的随机教学,见缝插针。
如见到物品立即随机组词: 滑—滑梯—轮滑—滑冰;万里无云的天空、花的形容、下雨天气的形容等。
幼儿的一日生活内容丰富多样,在活动间隙时间,丰富幼儿词汇。如吃加餐时间可引导幼儿说出:“香喷喷的面包(蛋糕);圆圆的包子(饼干);弯弯的香蕉;红红的苹果等。”
C.利用游戏丰富幼儿词汇。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利用游戏丰富幼儿词汇。
游戏:词语接龙
教师可随便给幼儿一个词语,或幼儿自己说一个词。如蓝天,请小朋友接着这个词往下连,天是最后一个字,下面的词就是天什么,继续接:天空、空气、气球……孩子们会接很长,在满足成就感的同时丰富了幼儿词汇。
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
可在户外时玩此游戏,连着玩两遍后幼儿有些累了,就带着小猫去捉老鼠,一边捉一边教幼儿说:“我捉了一只老鼠,我又捉了一只老鼠,我捉了很多只老鼠。这些老鼠真可恶,偷粮食、咬衣服,我要把它吃掉。”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情节,达到了动静结合,而且丰富了幼儿词汇,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D.利用对实际物体的形容与描述丰富词汇
如拿着苹果实物或苹果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这是苹果。师:这是什么颜色的苹果呢?幼儿:红色的苹果。师:几个红色的苹果呀?幼儿:一个红色的苹果。
在老师与幼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在认识苹果这个词时虽然短短的几句话,但是它涉及到了形容词、数量词,这些都涉及到了言语里面最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再出示一个苹果,比第一个苹果小一些,老师再问:这两个苹果有什么不同?幼儿:这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老师又问:这两个苹果哪一个大一些?哪一个小一些呢?如果大点的孩子会告诉老师:左边的大一些,右边的小一些。如果小年龄段的孩子,会指给老师,这边的大一些,那边的小一些。这就是利用对实际物体的形容与描绘来丰富词汇。
1.准确、合理的目标制定;主题选的合适,孩子就喜欢。
2.科学、有效的实施步骤,合理安排时间与课程讨论时间。
3.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搜集素材丰富,可有幼儿操作的材料。
4.了解主题活动选择主题、确定目标的理论依据和基本要求,学会选择主题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熟悉主题活动方案的基本结构,掌握主题活动的评价方法。项目目标通过主题活动选题、目标设计、内容选择和方案评价的练习,提高判断、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1.教师每天提前备课,实施中随时看班级家园联系栏中的周、月计划内容与一日流程时间结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2.园长及教学主任定时与抽查相结合进班检查各班一日流程实施情况。
3. 一日流程实施与日计划相结合。
4.一日流程实施中、各活动进行时间不能出现拖拉延误或提前等现象,不要因个别幼儿动作慢而停止下一个环节活动,教师以大多数幼儿为主。
5.因校园活动占用当日某个活动,教师需修改日计划,调整周计划及月计划完成时间。
6.为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的三餐、两点、午睡时间不可以随意更改或取消,尤其是加餐时间,不能因为任何活动而延误或取消。
7.教师实施一日流程时间的把控与绩效挂钩,保证一日流程时间实施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