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晨检袋、坐圈袋、照顾自己袋摆放的位置?

晨检袋:班级进门门口,方便幼儿一进门就可以直接插卡,老师可方便通过看晨检袋观看幼儿入园人数及身体状况。

坐圈袋:在阅读区内,幼儿早餐后坐在地毯上,一名教师坐在地毯上等待,幼儿饭后进行坐圈(谁吃完陪同幼儿一起)减少无效等待,坐圈后幼儿可看书或手头玩具等待下一项活动。

照顾自己袋:在洗手间及饮水处中心,方便幼儿便后、饮水后及时插卡。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班级中部分男孩子不喜欢上音乐课,怎么办?

音乐活动不分男女,其实孩子们都很喜欢音乐课,只是有些音乐活动需要做动作,打节奏,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部分男孩子可能是坐不住,也可能是因为音乐活动中有舞蹈律动部分,他们觉得难,所以不喜欢。

做为幼儿园老师,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引发兴趣,重过程,不重结果。

只要过程中,孩子感兴趣,开心、积极参与就可以了。不能要求幼儿做的一定要好,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教师限制幼儿自由,限制幼儿想象力,限制幼儿创作和发挥,都会影响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

要想让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男孩子在音乐课中发挥最佳效果,老师就要关注这个孩子,和他一起做,一起想,一起玩,多表扬,多重视,孩子一定会喜欢上音乐课,还会充分去表现,让老师肯定他。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教师如何为幼儿分餐?

1.根据儿童的年龄分餐,冬季保温夏季降温。

2.分餐的公平性,掌握每个孩子的食量。

3.低龄儿童进餐为少食多餐为宜,每次一小勺饭,一小勺菜,不可用大饭勺舀一大勺子给孩子,尤其不能饭菜同碗,避免孩子感觉无食欲。

4.进餐慢的先盛饭。

5.肥胖儿先喝汤,后进餐。

6.提前分餐,确保分餐无幼儿过多等待现象。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学前幼儿空间方位认识学习内容有哪些?

学前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难易顺序:上下、前后、左右、远近。

辨别空间方位的过程:

1.以自身为中心的定向。

2.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

辨别空间方位区域的扩展:

三四岁幼儿所理解的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区域十分有限,仅限于能直接感知到的范围内。五岁幼儿区分前后区域范围扩大,可以辨别离自己身体比较远的和偏离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物体的方位,开始逐渐将方位理解为一个连续的统一整体

六岁幼儿已能将空间方位看成连续的整体。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指导幼儿进行讨论活动?
1、讨论的意义 讨论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讨论活动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 2、进行讨论的目的 通过讨论活动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的教学方法 选择适当的题目进行讨论(教师不仅可以选择练习单中提供的讨论题目,还可根据幼儿需求、感兴趣的内容等制定讨论题目) 组织幼儿讨论时,教师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依据讨论内容,选择并提出恰当的讨论题目。首先,对讨论所涉及的问题、事物应该是幼儿认识和接触过的,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其次讨论题目应该是难易适中的。过于简单,幼儿很容易就获得了结果,就失去讨论的意义;过难,幼儿就会因茫然不知所措而讨论不下去,也失去讨论的意义。最后,讨论的题目要提得具体、明确、有教育意义,富有启发性和可挖掘性。 a、和幼儿一起搜集资料,获得经验 例:练习单中《我喜欢的节日》,在讨论之前可和幼儿一起收集都有什么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什么相应的风俗、活动、食物等,让幼儿了解节日及特点,丰富幼儿知识,以便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以运用,扩大讨论空间。 b、采用灵活多变的讨论形式 教师在组织活动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发幼儿的讨论。如:利用“大家快来看”的墙饰,引导家长和幼儿讨论上面的问题。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偶然事件,引导幼儿讨论“你应该怎样做”。还可设计童话剧,给其他班级幼儿表演等。幼儿在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中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的动脑筋想办法从中明白道理,也增加了讨论的吸引力。 c、可采用分组形式进行讨论。 运用分组形式,可以提高幼儿讨论的兴趣和效果。在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讨论内容和要求,可以有不同的分组方法,如:按认知水平的高低分;按兴趣、爱好、特长分;或者根据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来分。不同的组有不同的效果,讨论时组与组适当隔开,可分散在室内、外的各个角落。组与组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既不相互干扰,又能集中注意讨论,增强讨论的气氛,使每位幼儿专心投入于本组的讨论活动中。为了增加讨论的趣味,让幼儿为自己讨论小组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如“小蜜蜂组”、“一休”组等等。以增加讨论的吸引力。 e、注意随机指导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讨论时可能会因观点不同争得面红耳赤,或同时抢着说,发生吵闹情况。因此,教师根据各组的不同情况,或鼓励支持,创造气氛,或民主参与,“推波助澜”,都是非常必要的。当幼儿在讨论中碰到冷场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加以指导,可以向幼儿提供信息或观点引出话题,使讨论继续下去。当幼儿讨论偏题时,教师可用提问、评价的方式,把幼儿的话题及时扭转过来;当幼儿讨论有偏差时,教师应给予点拨提示。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语言的运用,而讨论会使幼儿把自己的经验、认识,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表达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就把已有的语言技能应用起来,语言的讨论交流也会促使幼儿语言的发展进一步提高。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