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体操可根据各幼儿园场地决定做操时间和做操场地。
2.集体操各班场地固定后,每次户外出来时都是同一位置。
3.幼儿园根据各园情况决定课间操的音乐选曲,如果是全园幼儿同时间出来做操,建议选同一首曲目,各年龄段可做同一个动作的音律操,也可根据各年龄不同特点,同曲不同动作。
4.幼儿园条件受限,不能同时出班一起做操的,各年龄班各选用不同的音乐进行。
5.做操时间10~15分钟,每次选曲做操1~2首为宜。每首曲子4分钟左右。
主题进行到哪里,主题墙就应呈现出相应的内容,主题墙应始终是“进行时”,所以主题发展的轨迹就是通过主题墙与幼儿的互动中发展完善的,幼儿从互动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与能力,同时主题墙也会在幼儿的心智变化中得到一定的改变和充实,并在相互的碰撞过程中激发出新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对话留下空间和余地。所以幼儿园的主题墙是开放互动发展下生成的,真实的主题实施过程的累积的产物,凝聚了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点点滴滴的收获与进步、感悟与实践、分享与交流。
1.可以是整个主题一个主题墙。分出4个子主题的位置,每个子主题进行中,填充本子主题幼儿所学习到的内容。
2.可在教室的各区域中,将幼儿搜集到的各材料、物品布置出来,本主题没结束之前,随时往各区域添加新材料,保留前面收集的材料。
1.生活活动:看活动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的是否具体,一般来说,生活活动的目标就是本周的测评目标,一周一个目标,班级两位老师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只是指导重点不同,而指导重点最后应该落实到幼儿身上,如主教测评男生,助教测评女生。
2.区域活动:区域活动的目标即教师要开展的测评目标,是教师要计划开展的测评内容,比如教师当天要测试幼儿是否能正确发音z c s,相应的材料准备就是相关的练习单或者教师提前准备的词组,指导重点仍然是具体到幼儿。
3.集体教学活动:教师根据自己所负责的课程写出相应计划。
4.户外活动:上午为体能测评,下午为体育游戏或者自制玩教具,所以户外活动要体现出测评的内容,并有具体的幼儿指导。
5.分析与反思:教师根据当天活动中的某个环节,分析反思不足之处,写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根据不足制定出后续的延伸活动。
总之,日计划的书写一定是以幼儿为本,所有环节的活动指导重点最终都应该落实到具体的幼儿,而计划的制定是班级教师共同制定实施的,教师统一目标.协作配合,保证班级教学任务顺利有效地完成,所以批阅时也是应该从这些点位着手检查。批阅的目的是指导教师正确书写日计划,所以教学主任要做到给予正确指导与评价。
更多幼儿园加盟精彩内容:幼儿园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风险运营?
整体知觉是认识数量的第一个途径,是一种无需社会传递的技术。幼儿数概念发生从“自辩数”开始(整体多与少)再发展到认数能力(元素与数的对应),幼儿掌握10以内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一般认识发展过程。
从亲自摆弄、触摸、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经过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渐进过程,能说出总数标志着最初的数抽象成分。再发展到察觉“数”的多一少一,数的守恒、数的互补、数的互逆等。逐步提高幼儿思维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1.能用适宜的速度、力度演唱欢快活泼的歌曲。
2.能较准确地接前奏和间奏唱歌。
3.能演唱出四二拍,四三拍的歌曲,并掌握其韵律。
4.能够正确演唱自然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