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操分为:徒手操与器械操。
集体操编排的时候要考虑:头部运动、肩部运动、上肢运动、腰部运动、下肢腿部运动、脚部运动,以及全身运动等动作的编排。
1.徒手操一般每个部位运动8个节拍为宜:
即:1234 5678 2234 5678 3234 5678 4234 5678
选曲上:节凑感要强一些,节拍呼应恰当,幼儿掌握快捷的动作。
2.徒手操一般为:举、伸、抬、弯、拉、推、转、跳等动作。
3.器械操,根据班级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器械。
4.器械一般为:球操、花操、棒操、圈操、旗操、彩带操、竹筷操等
5.如需变换队形,教师根据全园人数及场地大小等因素去考虑编排。
6.幼儿园集体操的设计编排可以根据幼儿园特色及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从内容、动作、队形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编排的课间操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出适宜性、趣味性、游戏性。如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持久性和意志的坚持性较差,因此,可以为他们编排一些短小的、充满温馨和亲情的动物模仿操和情境游戏操。此外,小班幼儿动作发展还不够协调,编排的课间操动作宜简单、多重复,不要有过多的方向变化,上、下肢配合的动作不宜过多,队形也应以圆圏或分散性自由站立为宜。中、大班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有了较好的发展,课间操活动的动作难度可以适当加大,如可以有上、下肢的配合动作,也可以有方向的变化,还可以有两人或多人合作完成的动作,队形变化也可以丰富些,比如可以有切段分队、并队等。除了表演徒手操以外,还可以让中、大班幼儿表演一些轻器械操、武术操、韵律操等,手持的器械中敲击、摇晁以发出声响,也可以让全体幼儿喊些简单有力的口令,以莒造激情昂扬的氛围。
7.集体操的编排应将操节练习、队列训练、体能锻炼完美融合,做到动与静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规定动作与自由动作结合,从而调动幼儿参与课间操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课操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1.园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2.对理论理解不够。《纲要》不是理论。
3.记录中没体现“教育理论学习”。
4.园长基本不参加业务学习或很少参加。
5.没有提前学习和备课。
6.记录中表现一本多记(杂事)。
7.记录过于简单,不能体现学习过程(学习什么?讨论什么?解决什么?提高什么?)
8.选择的教育理论学习内容在实践中体现不充分。
1.营造合作互动的宽松氛围
主动接近教师,关心教师,与每一位教师保持亲密的关系,平等自然地与教师相处。良好的校园文化能让教师们感受轻松与爱。
2.发挥个人优势
教师亦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向腼腆,有的擅长歌舞,有的精于美工,有的爱好写作,有的善于教学。应根据教师各个方面的不同情况,搭配组建班组,如以老带新,将有工作经验和无经验的搭配组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等。
3.给教师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幼儿园给每一名教师机会,分工负责一些工作,让每一名教师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与被尊重感。
1.集中学习:教研活动、业务学习。
2.新入职教师自学小分子及大分子,并考核学习结果。
3.对入职一年以内的教师培训计划:每周业务学习培训:京学教育理念、一日流程、测评、练习单的使用、潜课程、微课程实施方法、电子课件的使用方法等;参加进京培训五天。
4.对入职不到三年的教师培训计划:每月一次:班级环境创设、日常教师文案工作的技巧、个别幼儿的教育与家长沟通技巧、如何召开一对一家长会、如何维护班级圈等。多次观看大分子培训,并每名教师任选一个题目试讲。
5.对入职超过三年的教师培训计划:每月一次培训:幼儿园音乐、体育、美术、主题、科学、数学、表达、美德、美厨等课程的实施方法与技巧。教学主任应具备全科教学能力,如果教学主任不能承担培训能力,可推荐老师参加每年一次的骨干教师进京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