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主任学期教研计划、学期末教研总结。
2.教研活动记录。
3.业务学习记录。
4.看课评价表。
5.教师培训计划、培训过程记录、培训学期总结。
6.日常教学工作检查表。
1.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设定的课程或教育活动,事后的思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幼儿在此次课程或活动中收获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教师设定的教育目标是否实现了?此次活动达成了哪些部分?未达成哪些部分?重新设计这个活动或者课程会改进哪些地方?
2.教学反思一定是教师认真思考和反省的一个过程,不是仅仅总结教学效果。
更多幼儿园加盟精彩内容:幼儿园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风险运营?
1.讨论的教研内容要切合实际,是从教师当前遇到的困难点出发去研讨,这样研讨出来的解决方案才会让教师运用到工作中。(如:每学期由教研人员根据各班的问题制定教研)
2.研讨所针对的题目要有具体性,每次教研所抛出的问题要有具体性,有针对性,概念不能模糊,题目不能定义得太宽泛。举例说明,事例结合。把抽象的问题以真实案例结合,就可以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吸收并运用。
3.针对这次教研所得到的教研内容,可以让教师实施。下次教研时可以让教师来讲一下实施后的效果如何,再根据教师所得到的结果总结分析。
4.教研后,教学主任进班跟踪,检查教研效果,教师落实情况,做到上行下效,研做合一。
托小班:与人交往刚刚开始,具有随机性,处于不稳定期,懵懂的浑浊期。
中班:认知能力逐步发展,与人交往相对增多,也开始稳定,交往对象上有明显的指向性,更加多元化,对消极的社会行为更加敏感,处于鲜明的分化期。
大班:与人交往的已经完全分化,逐步进入稳定器。
1.微课程一般是在加餐后,午餐、晚餐前这些过渡环节进行。
2.微课程内容涵盖:识字、阅读、诵读、.故事、谈话、讨论、名画欣赏、名曲欣赏等。
3.微课程不需要教师准备太多教具,只需要利用短的时间加强对幼儿某项技能或知识的渗透与强化。
4.微课程不宜时间过长,10~15分钟之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