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学期教学主任安排各班使用美厨教室的时间表。
2.美厨教室物品详单告知各班主教。
3.培训美厨教室使用要求,进入美厨教室要登记,离开要签字。
4.每次使用前清点物品,使用后还原物品。
5.美厨教室不留放易腐烂,易变质食物。
6.美厨教室食材定期检查是否有过期食物。
7.任何人不得将美厨教室内的物品带离美厨教室。
8.教师不能用美厨教室的餐具装剩余食品或食材带回班级。
9.每次美厨体验制作的食品多余的不可带走,尽量让幼儿都吃了,实在吃不了,当时处理掉,不可带离美厨教室。
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底色。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古诗词带给孩子的不单单是考试时的答案,而是一种对美的体会和享受。这就是为什么小学教材中古诗词的比重一直在增加。新版“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
幼小衔接诗词精选的诗词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必须背诵80首优秀古诗。这些古诗词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的精华之作。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能够增强自身修养、培养诗书气质、增强记忆力、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
1.幼小衔接的古诗词学习首先应激发兴趣。课程所选古诗词一般都是画面感很强的诗文,比如《敕勒歌》《望庐山瀑布》《小池》等,诗词内容通俗易懂、篇幅适中、语言上琅琅上口、图文并茂、易于诵记。如《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篇幅短小,内容生动,语言浅近,画面感强,极适宜背诵和记忆。
2.重点突出“诵读”,做到:熟读成诵,读中识字、解词、析句,触景生情;读中朦胧体验,读得兴味盎然。
3.适当拓展。叙事性较强的古诗如《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等古诗,其教学内容可立足诵读,适当理解,并借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将诗文内容转换当下的语言和情景。
4.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
5.所选的古诗词强调了经典性和文质兼美。诗词中充满了美好的意境,希望所有孩子都不要把这种学习当成负担,而把它当做一种美的历程。能在聆听中感受美,让他们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中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备注:
在整理和朗读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古诗文中的字音已经发生了变化,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读法不同,比如说“天似穹庐,笼盖似野”的“野”字,在现行语文教材中不读“yǎ”而是读“yě”;“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字我们念“cuī”念了多年,现在教科书上的注音是“shuāi”。“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字,现在要念“jiàn”,而我们一直以来读的好像都是“jiān”,但这个字确实存在着争议。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只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就可以,再就是大家也要适应这种读音的变化,毕竟时间有古今,地理有南北,文字有修改和弃除,读音上有变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所以我们认为两种读法没有孰对孰错,只要符合文意,就都可以接受。再就是“版本异文”的问题,很多读者会发现一首古诗竟有两个、三个甚至多个版本, 如《墨梅》这首诗来说,《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一首七律古诗也就28个字,流行的三个版本中却有着3处不同,分别是“我”和“吾”,“朵朵”和“个个”,“颜色好”和“好颜色”,究竟哪个是对的?再比如《石灰吟》有2个版本:“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还有“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凿”字变成“击”字;而在刘禹锡的《望洞庭》中,也是“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翠”。类似的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其实这可能就是上面所说的“版本异文”的问题。很多古诗流传至今,多是通过笔记、口传等,年代久了容易出口误、笔误,还有就是因为翻刻等多种原因,出现“版本异文”。
每学期开学初,幼儿园教学主任先将幼儿园各功能教室使用安排制定出来,各班级在拿到功能教室安排课表后,根据本班年龄段的一日流程设置本班的一日流程,教学主任审核无误后,即可实施本班的一日流程。
第一、创设一个有物件、有动物、有植物、有水、有气息的环境。
第二、与幼儿一起体会照顾环境的乐趣与心得,从而获得自然的教诲。
第三、工作结束后,指导幼儿收拾干净,将所有物品分类整理。
第四、将幼儿进行强弱分组,在清洁、丰富环境或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在学习的深远意境。
第五、将部分区域留给幼儿,让幼儿进行整理清洁。
第六、教师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母语认知》识字教学精选常用汉字400个,按照数量、形状、自然、时间、空间、人物、艺术几大门类,精心挑选常见字,每10个字为一组,形成一课识字内容。
1.练习单的呈现方式
练习单以10个字为核心,以小楷体的形式呈现。同时,将汉字的演化过程、部首和拼音都集中在一个页面上,幼儿学起来直观,对应性强。
2.电子课件辅助教学
电子课件与练习单内容完全一致,是练习单固定模式的补充。把每个字的本义、笔顺笔画、词语练习借助于电子课件的灵活性和课堂教师的适当讲解,是幼儿的眼、耳、口、鼻、手、身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全方位地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3.教学中注重汉字的形、音、义整体结合,一字一音一义。
4.随堂附以“组词练习”,在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把独立的字用于组词,来加强识字效果,形成永久记忆。
5.与本课同步的“古诗填空”“学儿歌”“汉字连线”等练习及时巩固当堂的识字,让幼儿学以致用,使识字效果甚佳。
6.5岁以上的幼儿具备识字和书写能力了。开始书写前,书写习惯养成很重要,养成身一拳、目一尺、手一寸坐姿习惯。
借助于电子课件的动画效果,将每个字的读音、笔画、笔顺逐一呈现出来,识字促动书写,书写强化识字,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