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约束”与“放手”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激发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激发幼儿锻炼的兴趣应成为教师的一个关注点。如有两个男孩率先在平衡木上做跑跳动作,另两个男孩子尝试把高平衡木架到矮平衡木上进行练习,这些都源于他们对自我挑战的需要。教师出于安全考虑“束缚”幼儿,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表面看来似乎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际上剥夺了幼儿尝试的机会,使他们无法尽情地活动,无法体验自我挑战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对参与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因此,适当“放手”,让幼儿自我探索、尝试是很有必要的。
2.“活动程序化”与“重视幼儿表现”
应该明确的是,幼儿的表现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是依据幼儿的表现来调控活动进展情况的,“活动程序化”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在案例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就把各环节所用的时间定了下来,在活动中不时地看手表以调整活动节奏。由此可见,教师调整活动的依据并非幼儿的表现,而是自身的需要。如有五个幼儿一直在逃避走平衡木,教师一直未予关注,更不要说去探究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又如有一个女孩发现了新玩法,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却视而不见。由于教师的忽略,很多幼儿在活动中因缺乏及时的反馈、肯定及关注而降低了对活动的兴趣。
3.“指导动作练习”与“关怀幼儿情感”
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常常将关注点放在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上,比较忽视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但是,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兴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创新时,教师会及时给予肯定;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进步时,教师会及时表扬;当幼儿有所畏惧时,教师会及时给予鼓励及引导。
科学总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知能力;
2.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3.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4.喜欢探究简单的科学现象;
5.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6.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7.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爱提问题,并能主动自己解决问题。
探究目标: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
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4.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5.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6.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7.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做观察记录。
8.探究中能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9.皮筋儿放在盒子的长边上时,能够说出:短橡皮筋发出的音调比较高,长橡皮筋发出的音调比较低。
10.能够说出使灯泡亮起来的是导体,不能使灯泡亮起来的是绝缘体。
11.能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绝缘体,哪些物品是导体。
12.能够说出飞机能飞起来是因为空气的浮力。
13.能够说出风车转动是受到空气的阻力,空气阻力越大,风车转动的速度越快。
14.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并能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做望远镜。
15.能够连接串联电路,并让小灯泡亮起来。
16.能找出天平,杠杆,剪刀等的力点支点和重点。
17.能够说出同样材料,形状不同,他能承受的力也不同。
观察目标:
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
4.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6.能够说出热水比冷水轻,所以红墨水会上升。
7.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能够说出热涨冷缩。
8.知道降落伞伞布的大小、重物的重量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9.能够说出水的三种状态(冰、液态水、水蒸汽)可以相互转换。
10.能够说出水的多少会影响压力的大小,塑料袋最底部小孔喷出来的水最远。
11.能够说出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放在一起,密度大的下沉、密度小的上浮。
12.能够说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知道指南针在生活中的用途。
13.能够举出生活中有关惯性的例子。
1.水的实验
实验一 水的表面张力(一)
实验二 水的表面张力(二)
实验三 油水分离
实验四 毛细现象
2.声音的实验
实验五 声音的传播
实验六 声音的产生与共振
3.光的实验
实验七 光的直线传播
4.电的实验
实验八 电流的形成
5.磁的实验
实验九 磁铁的特性
6. 空气的实验
实验十 空气的助燃性
实验十一 空气预热后的压力
实验十二 大气压力的存在
7.力的实验
实验十三 重力
实验十四 重心
实验十五 重心平衡
实验十六 空气压力
1.教研前要求每一名教师认真准备素材,对准备充分的教师鼓励与肯定。
2.对此次没准备好,研讨不积极,回答漫不经心的教师记录下来,下次教研前提醒她们先做好准备(告知研讨的主题),本次教研让她们发言。
3.教学主任本着培养人,挖掘人才的心理,不要用无奈或不管的态度对待不积极的老师。
4.激励老师们多阅读,多交流,给教师储备知识的准备时间。
5.教学主任带头多看幼儿教育方面的书,业务学习时,轮流让教师们分享自己阅读的图书给大家。
6.用积分奖励机制,激发老师喜欢学习,爱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