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远足是一项具有综合功能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和适应能力,还能锻炼耐力和毅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幼儿园开展远足活动常因教师组织经验不足、担心幼儿安全、教育整合意识缺乏、组织指导不当等,出现内容形式较单一、幼儿行动受限制、资源缺少整合等问题。
为了有效提高远足活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带领幼儿尝试一下远足活动。
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幼儿及家长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教师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校旗、幼儿校服、饮水、零食、消毒湿纸巾、医药、垃圾袋、毛巾等。
2.设计路线:远足路线设计不少于2公里。例如,从幼儿园走到XX公园,再走回来。
3.设计路途障碍: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障碍设计难度中等,比如幼儿会看地图,会问路,会找公共卫生间等。
4.活动开始前,指导幼儿安全防范培训及问题讨论,迷路了怎么办?如何防止走路摔倒?如何过马路?如何坚持走完?走累了如何解决?
5.活动中,教师分工明确,每人重点照顾5~6名幼儿。相互随时沟通。
6.活动时间为:路程来回2小时为宜。可随时休息。
7.活动中,安排专人照相、录像、记录远足活动过程。
8.活动结束后集体合影留念。每名幼儿讲一句话对此次活动的感受与想法。
9.远足过程中遇到坚持不下来的,身体不适的,闹情绪的,能说服的尽量坚持完成全程。除非特殊情况,教师可中途让某幼儿退出活动。
10.对完成全程的幼儿给予表扬与赞美。
11.远足活动建议中、大班幼儿每学期一次,每次更换一次地点,每次增加难度。
“数学”是由两个概念构成的,一个是数,一个是形,数抽象,形直观。
数学就像一棵树,它是从数和形,这两类枝杈形成,并能长出千奇百怪的分枝和花朵。这段话正确地概括出了数和形的关系。一位教育家说过:“幼儿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而幼儿园数学学习就是掌握简单的数、形概念。幼儿时期,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去掌握数学的运算,幼儿园数学是为小学数学打基础阶段。
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主、独立、愉快地体验某一数学概念的属性,探索数学运算的规律。
意义:理解“1”的意义。
教育要求:
1.区别一个和许多个。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能在生活中运用“1”和“许多”。
教学方法:
1.操作法:直观的教具
2.观察法:引发探索
3.游戏法。
4.联系巩固。
工具类:
1)笔类:水彩笔、油画棒、蜡笔、彩铅、毛笔、排笔
2)胶类:双面胶、胶水、胶棒、透明胶(宽、窄)
3)其它:调色盘、压花器、订书器、剪刀(花边剪刀、手工剪刀)、刻刀、垫板、模子、刷子
材料类:
颜料:广告色不少于3瓶(红、黄、蓝)、墨汁、水彩等
纸张类:各种颜色彩纸、手工折纸、瓦楞纸、皱纹纸、硬卡纸、传统艺术作品
生活用品:彩色毛线(粗、细)、布块、棉花、
果壳类:西瓜子、开心果、葵花籽、核桃、花生壳
自然物:树叶(各种形状)、贝壳、木棍、树枝、树仔……
废物利用类:一次性纸盘和纸杯、吸管、鸡蛋皮、牛奶盒、各种废纸盒、冰棒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