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活动中,出现的练习单,是让幼儿通过练习单巩固当天学习内容,加强理解当天学习内容。
练习单一般都是连线、绘画、涂色等,通过这些操作,老师也可以了解幼儿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
在音乐七彩灯环节 ,老师请幼儿翻开练习单,用自己喜欢的水彩笔完成练习单内容,比如“小蜗牛与高音谱号”,用水彩笔按照练习单的分步画出高音谱号,让幼儿先认识高音谱号,练习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中的写法,让幼儿巩固学习音乐知识。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具体形象特征和幼儿思维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象性相一致,这使音乐成为幼儿感受和表现自我的最佳方式之一,而且音乐生动活泼且具有愉悦的功能,音乐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极易激发幼儿的内心共鸣和表达。另外音乐中的动感旋律再配上优美的肢体语言使幼儿得到最强烈的审美享受,可以让单一的语言活动变的丰富多彩。以往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很死板,语言本身的抽象性和幼儿有限的语言知识,常常不能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减少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互动,使整个活动教师讲的多,幼儿说的少、想的少、做的少,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语言教学活动的进行。所以可以通过以下形式:
(一)节奏和节拍融合在语言初学活动中,将音乐融入语言教学中。
音乐节奏有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在学习古诗和儿歌的过程中,教师都可以将语句编成一定的节奏和节拍与幼儿一起朗读。其间,幼儿在初次感受语句的时候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再者,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诵的时候琅琅上口,学的快,教师也可以通过节奏的快慢、强弱来突出语句中的关键词、关键字。例如在儿歌“比尾巴”这个教学活动中,可以把儿歌的语句都配以这样的节奏来朗诵:
谁的/尾巴/长,
猴子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扁,
鸭子的/尾巴/扁……
加上这样的节奏后幼儿有的边读边拍手,有的边读边点头,立刻就被儿歌吸引了。
(二)熟悉的旋律融合在语言记忆活动中。
幼儿在倾听乐曲时,大脑常常处于放松、活跃的状态中,借助优美和熟悉的曲调激活幼儿的语言神经系统,幼儿体会歌词表达的意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歌词,也就是记住了儿歌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儿歌的节奏为其配上幼儿喜欢并且熟悉的旋律,幼儿可以将儿歌的语句和音乐的乐句相结合,更流畅、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而且能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与字、词、句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可谓一举多得。例如在儿歌“比尾巴”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儿歌编配这样的主旋律来“演唱”:
4/4
1=C
5 6 5 3 2-︳5 6 5 3 2-︳6 6 6 6 6 3 5︳
谁的 尾巴 长 猴子尾巴 长 谁的 尾巴扁又 扁
6 6 6 6 6 3 5 5‖
鸭子的尾巴 扁又 扁
这是音乐游戏“找小猫”的歌曲节奏和旋律,这个游戏幼儿很爱玩,不同的将儿歌“比尾巴”的语句来充当歌曲“找小猫”的歌词,让幼儿在熟悉的旋律带领下,像在唱一首“尾巴歌”,不一会儿就记住了儿歌内容。
(三)简单的动作融合在语言巩固活动中。
幼儿学会演唱歌曲,也牢记了歌词,教师再根据歌词内容结合旋律为其配上一些简单的、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这样不但能使幼儿更准确地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内容,而且能使幼儿通过对歌词动作的演绎满足他们好动的天性,使他们在身体协同性、平衡性、灵活性等方面得到锻炼。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表演就是一次次复习巩固儿歌内容的过程,也是一次次感受语言和音乐的艺术感的过程。又如在儿歌“比尾巴”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儿歌编排肢体动作来表现:
谁的尾巴长——张开右手在右耳旁,头稍侧,身体前倾做问的姿态,左手在身后伸长,脸上出现奇怪的表情。
猴子的尾巴长——右手在脸前扮猴子的样子,左手在身体后面做尾巴,并且伸的长长的做尾巴,脸上出现高兴的表情。
谁的尾巴扁——张开右手在右耳旁,头稍侧,身体前倾做问的姿态,左手在身后大拇指和其它手指合拢,脸上出现奇怪的表情。
鸭子的尾巴长——右手在嘴前,大拇指和其它手指在嘴前一张一合扮鸭子的样子,左手在身后大拇指和其它手指合拢做尾巴,脸上出现高兴的表情……
这时幼儿们会更加高兴,认真地扮演着儿歌的各种角色,表演的兴趣会很浓。
(四)舞蹈创编融合在语言延伸活动中。
当幼儿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儿歌后,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更多动物的尾巴特点找出来续编儿歌,引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和表情来表现他们心目中可爱的动物。于是,大象、金鱼、刺猬……许许多多的动物被幼儿发现,幼儿的动作时而轻柔,时而沉重,时而高飞,时而匍匐。他们的动作渐渐变成优美的舞蹈,也渐渐从对尾巴的模仿拓展到他们所想到的一切。甚至那些注意力涣散的幼儿也加入到积极创作的行列。有集体创作,有小组创作,有个人创作;有音乐,有语言,有情感,还有更多的知识体验。我们分不清是音乐活动还是语言活动了,教学目标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幼儿对这种音乐融合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方式适应快,发展快,提升快,在活动中即喜欢音乐又不忽视语言,幼儿在“音乐+语言”教学活动中艺术表现力增强,语言理解力增强,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幼儿园远足是一项具有综合功能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和适应能力,还能锻炼耐力和毅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幼儿园开展远足活动常因教师组织经验不足、担心幼儿安全、教育整合意识缺乏、组织指导不当等,出现内容形式较单一、幼儿行动受限制、资源缺少整合等问题。
为了有效提高远足活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带领幼儿尝试一下远足活动。
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幼儿及家长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教师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校旗、幼儿校服、饮水、零食、消毒湿纸巾、医药、垃圾袋、毛巾等。
2.设计路线:远足路线设计不少于2公里。例如,从幼儿园走到XX公园,再走回来。
3.设计路途障碍: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障碍设计难度中等,比如幼儿会看地图,会问路,会找公共卫生间等。
4.活动开始前,指导幼儿安全防范培训及问题讨论,迷路了怎么办?如何防止走路摔倒?如何过马路?如何坚持走完?走累了如何解决?
5.活动中,教师分工明确,每人重点照顾5~6名幼儿。相互随时沟通。
6.活动时间为:路程来回2小时为宜。可随时休息。
7.活动中,安排专人照相、录像、记录远足活动过程。
8.活动结束后集体合影留念。每名幼儿讲一句话对此次活动的感受与想法。
9.远足过程中遇到坚持不下来的,身体不适的,闹情绪的,能说服的尽量坚持完成全程。除非特殊情况,教师可中途让某幼儿退出活动。
10.对完成全程的幼儿给予表扬与赞美。
11.远足活动建议中、大班幼儿每学期一次,每次更换一次地点,每次增加难度。
1.主题墙以幼儿作品为主。题墙作为幼儿开展活动的足迹呈现平台,作为班级的一部分,随时和幼儿在进行着“沟通”与“交流”。主题墙上呈现的材料应该是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完成的,那就让孩子也参与到创设中来。
2.主题墙与主题密切相关,幼儿根据主题创意美术作品,要求是:材料相同,内容不同。内容相同,材料不同。让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3.主题墙作品每周更新。幼儿作品要不断更新,不能一个月甚至半年都不更换,这样失去了主题墙的作用。因为幼儿随时根据主题都会制作手工作品。
4.主题墙主要作用是装饰性,不是学习目的,不要将学习资料上墙。有些教师将主题资料放在主题墙上,以为这样就是开展主题活动了,这样是错误的做法,幼儿不可能抬着头去看主题墙上的资料,图片,文字等,这些跟主题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照片等,教师应该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做成小书,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翻阅。
1.一般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在科学实验教室进行。
2.幼儿园没设立科学实验室的,就在班级中区域中分组教学进行。
3.可以在下午的特色课程时间实施科学小实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