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外活动每天有两次,每次一个小时。组织好户外活动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做好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幼儿更换室外鞋,托班需要老师及时给与帮助,冬季要穿好外套,助理老师准备好卫生用品,用于擦汗或者冬季擦鼻涕。
2.主教助教助理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参与集体游戏活动,按照全运动健体课程组织幼儿年龄特点的趣味游戏。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掌握活动时间和活动量,注意动静结合,爱护各种体育器械,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体育器械,友好合作协商的使用。认真进行体育游戏,不能无故不参加活动,活动前后提醒幼儿自己穿脱衣服。
3.要提供给幼儿丰富可选择的玩教具,注意照顾个别幼儿,安排好体弱幼儿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保持动静合理的运动量。
4.控制好幼儿户外活动时间,结束后主教在队前,助教老师在队中,助理老师在队尾组织幼儿回班。
爱幼儿园是家长了解孩子一日生活以及幼儿园动态的重要渠道,教师每天都会上传孩子的照片、视频。每周都会上传教师对幼儿进行一对一指导时的照片与视频,包括幼儿的测评结果,也会相应的上传到幼儿的成长时光中。到学期末结束后,点击生成成长报告,幼儿本学期的学期成长报告就会自动生成啦。
1.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活动目标指导,让其满足探究愿望。
由于不同年龄幼儿有他不同的个体能力和培养目标,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个体差异,所以不同年龄的幼儿要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小班幼儿一般采用先知实验答案再实验的方法。如白开水怎么变甜了,先让幼儿尝一尝,比一比,白开水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变甜,然后让幼儿实验知道是因为糖宝宝跑到开水里了,所以白开水变甜了;中大班一般采用让幼儿在实验中探索发现,教师再帮助小结整理出科学道理。如在《乌鸦喝水》的实验中,幼儿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发现什么样的球体能使瓶子里的水位上升,从而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能沉入水中的物体才能使水位上升。
2.大胆“放手”让幼儿实验,积极引导幼儿做实验记录,使幼儿充分体验再次创作实验的乐趣。
幼儿实验过程,也就是开放幼儿“全脑”的过程,引导幼儿用眼、手、脑、口,实现教学知、情、意、行的融合,也是幼儿体验和感悟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充分摆弄材料、仪器,充分观察实验过程,多次尝试,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验思维的再创造过程。 在科学小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将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幼儿通过实验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索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不管幼儿采用哪种记录方法,幼儿的记录都将有助于将原有的认识与当前的操作结果相比较,调整原有的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建构,又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实验情况,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教师对幼儿记录结果的肯定,也能使幼儿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总之,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支持的环境,给幼儿真正的探索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使幼儿能在愉快的探索、观察、动脑、动手的活动中得到答案,学习掌握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