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晨检袋、坐圈袋、照顾自己袋摆放的位置?

晨检袋:班级进门门口,方便幼儿一进门就可以直接插卡,老师可方便通过看晨检袋观看幼儿入园人数及身体状况。

坐圈袋:在阅读区内,幼儿早餐后坐在地毯上,一名教师坐在地毯上等待,幼儿饭后进行坐圈(谁吃完陪同幼儿一起)减少无效等待,坐圈后幼儿可看书或手头玩具等待下一项活动。

照顾自己袋:在洗手间及饮水处中心,方便幼儿便后、饮水后及时插卡。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对幼儿进行惜物教育?

什么是惜物

惜物就是珍惜和爱惜周围的一切。包括物品、植物、动物、环境、人、情感等等。惜物要从个人生活做起,减少资源的浪费,比如不浪费粮食。注意报纸、垃圾等物品的回收再利用,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等,从点滴做起。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懂得惜物,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我们要爱惜每一棵小草,每一个小动物,让人类和动植物在地球上共存。

指导建议

第一、以身作则,提供孩子一个俭朴的生活环境。

第二、和幼儿讨论“爱惜”的方式。

第三、培养幼儿妥善保存物品的习惯。

第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利用废旧物品的习惯。

第五、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浪费行为。

教师语言:

惜物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教师要从周围的每件小事去引导幼儿,让幼儿养成惜物的好习惯。如:“小朋友看,水龙头哭了,我们来把它关好,别让它流泪了。”“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粮食。”从点滴中培养幼儿惜物的习惯。

教师行为:

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做到惜物,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班级中的废旧材料要充分利用,制作成玩具。自己在洗手时候,要节约用水,进餐时要爱惜粮食,离开教室时要随手关灯。教师的以身作则对于培养幼儿惜物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益智区投放哪些材料?

拼插类:雪花插片、管状插粒、拼插积木等不少于5种(拼插类-托小班玩具大、中大班玩具小)

拼图类:托小班:4、8、12块中大班:14、16、18、24块

中大班棋类:围棋、飞行棋、跳棋、象棋

迷宫:如《小动物找家》

桌面玩具(不少于5种):彩色立体组、拼图拖车、配对镶嵌板、木质桌面积木等

穿珠(不少于3种):大孔粗线穿珠、小孔细线穿珠、圆扣子、几何积木、穿线板。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班级中部分男孩子不喜欢上音乐课,怎么办?

音乐活动不分男女,其实孩子们都很喜欢音乐课,只是有些音乐活动需要做动作,打节奏,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部分男孩子可能是坐不住,也可能是因为音乐活动中有舞蹈律动部分,他们觉得难,所以不喜欢。

做为幼儿园老师,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引发兴趣,重过程,不重结果。

只要过程中,孩子感兴趣,开心、积极参与就可以了。不能要求幼儿做的一定要好,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教师限制幼儿自由,限制幼儿想象力,限制幼儿创作和发挥,都会影响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

要想让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男孩子在音乐课中发挥最佳效果,老师就要关注这个孩子,和他一起做,一起想,一起玩,多表扬,多重视,孩子一定会喜欢上音乐课,还会充分去表现,让老师肯定他。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培养教师的共情能力?

1.共情能力是指可以深入他人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

2.幼儿教师的共情能力应当是具有能够理解幼儿,包容幼儿的能力,当幼儿在情绪低落时,教师应当倾听幼儿的想法,试着去理解幼儿,教师在平日应多与不同的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性格家庭的大概情况,时刻关注幼儿情绪,并去开导幼儿,只有这样才能与幼儿产生共情的能力。

3.教学管理者自身也要有对老师的共情能力,理解老师,爱老师,感受老师的不容易,老师在得到理解与尊重后,自然也会去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

4.每名教师家庭成长环境不同,情感经历不同,教学管理者多和教师沟通,了解教师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家庭带的不良情绪。不要让教师带着情绪工作。

 

2020-05-20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89-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89-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