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联系栏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每个班级与家长之间的重要桥梁,而且内容包括家园合作的方方面面,有向家长介绍幼儿每周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内容;有卫生保健常识方面的知识;有最新的家庭教育理论资讯;有幼儿的各种作品展示方面的内容;还有家长专门对幼儿园和班级提出建议或意见的专栏等等。家长园地的内容形式多样,使之真正促进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但是,我们为了便于教师更有规范的布置家园联系栏,也是为家长更清楚地了解本班教育教学及生活情况,因此,特安排如下内容供教师参考:
1.内容一:本月教学计划
2.内容二:周教学计划
3.内容三:幼儿园一日流程表
4.内容四:本周食谱。
5.小信息是为本班家长的需求而发布的一些与家庭教育有关的信息,须是家长迫切解决的问题和急需的教育方法,教师可通过推荐一些好的文章、相关教育理论方法等张贴出来,促进家园共育。每2周更换一次,需注明x月第x期。
6.更换频率:月计划,每月更换一次,周计划每周更换一次,食谱每周更换一次.幼儿园一日流程一学期更换一次。家园小信息两周更换一次。
更多幼儿园加盟精彩内容:幼儿园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风险运营?
1.进餐:照顾体弱儿童:先洗手、再吃饭、适时喂饭。重点护理肥胖儿进餐,提醒幼儿细嚼慢咽。少量多次添饭,一口饭一口菜。幼儿不吃盖浇饭,无催饭现象。
2.观察幼儿进餐情绪是否愉快。
3.儿童进餐时不扫地、不拖地、不铺床。
4.儿童餐后常规:幼儿咽完最后一口才能离开座位,检查幼儿饭后擦嘴是否正确,擦得干净。
5.餐具放到固定的地方并码放整齐。餐后漱口、刷牙、洗手、冬季抹手油。
6.3岁以下的幼儿饭后喝温水,清洁口腔。
7.清楚班级特殊需求儿童(如食品过敏)。
由于现在的家长更注重智力发展,大部分孩子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儿童耐力训练有很大的必要性。
耐力素质是指人在长时间工作或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孩子跑不动、跑不长,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耐力素质低下代表了一个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机能低下,而这会使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高致命性的疾病发生率大大增加。现在家庭和学校之所以对这种危害没有重视,是因为危害造成的大面积的后果往往现在不发生、看不到,要等到中年甚至老年以后才发生。现在不跑,祸及的是40岁之后。
从有效性和组织工作的便利性出发,徒步远行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增强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的抗疲劳能力。徒步走不需要装备,不需要器械,对场地没有特殊要求。
1.注意选择良好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心理上对儿童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减少疲劳,同时,发展耐力素质,最主要是保证机体供氧充分,如在河边、树林、公园或在氧气充分的露天场地等进行快步徒步行走, 就能充分保证机体供氧,注意尽量不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反复进行走、跑等。如果长期在硬地面练习,就会使下肢骨的骨化点受到过大、频繁的刺激,易引起过早的骨化或骺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发育。所以,选择良好环境是不可忽视的。
2.注意呼吸方法
在进行耐力训练时,由于儿童的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机能较差,不注意呼吸的节奏,呼吸与动作往 往不协调,特别在速度加快时更为时显。所以,要教会他们采用科学的呼吸方法。 “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
3.注意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有氧耐力是指心血管耐力而言的。由于儿童的心脏血管正处在发育之中,与成人相比,他们心脏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性纤维分布较少,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心脏的容积、重量都比成年人小,从而心脏收缩力较弱,心脏的每次搏出量和每分搏出量都比成年人小。根据儿童心血管系统这一特点,耐力训练应发展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训练,用以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系统的功能,发展心血管系统功能。
4.注意控制训练的时间、量和强度
儿童在进行耐力训练时,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和强度不宜过大,必须严格地控制训练的时间、量和强度。因为儿童在安静时氧化过程比成年人旺盛,每公斤体消耗的氧量多,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比成年人相对较少,紧张练习不能持久,耐力差。同时,在紧张练习时,儿童血乳酸含量较少,说明他们无氧代谢的能量物质储备较少。所以,在耐力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量和强度,因人制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耐力素质。另外,儿童在耐力训练时,应注意男女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