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铅画,是一种介于素描和色彩之间的绘画形式,只有充分利用了彩铅的独特性所表现出来的作品,才算是真正的彩铅画,我们要指导幼儿画彩铅画,需要先让幼儿了解彩铅的特性和优势。
1.彩铅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像运用普通铅笔一样自如绘画,同时,还可以在画面上表现笔触来,对于幼儿来说,作画工具相对简单。便于自由创作,用彩铅在纸上画动漫形象、卡图小动物,小花、小草等都很容易呈现。
由于国产彩铅比较软,容易断,所以提醒幼儿轻一些画。使用方法很简单,就像普通铅笔一样,用水溶性彩铅笔画好后;用蘸水的笔在上面涂抹,颜色还会融化,如果用彩色铅笔的笔尖直接触水,可以画出很流畅的线条来,还可以在画面上自由混色,是水溶性彩铅笔最大的魅力,用含水的笔涂抹画面,上色时,颜色会相互混合,能表达出幼儿想象不到的色彩,创作出独特的绘画风格。
2.结合素描的线条来进行塑造,彩铅和普通铅笔有很多共同之处,所以在作画方法上,可以借鉴以铅笔为主要工具的素描作画方法,用线条来塑造形体,一般画轮廓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彩铅打底稿。但用笔要轻一些,握笔的姿势,可以像平时用铅笔写字一样,笔与纸的角度大约90度,此时画出来的线条会比较硬,细,适合小面积涂色。
如果涂色面要大一些,线条也可以更松软一些,让幼儿可以把笔倾斜,笔杆与画面大约是45度,鼻尖与纸接触的面积大,所以涂出来的线条就粗了。由于彩铅是有一定笔触的,所以,在排线平涂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方向,要有一定的规律,轻重也要适度,否则就是显得杂乱无章了。
另外,与运笔也有关系,需要粗的时候,用笔尖已经磨出来的楞面来画,需要细的时候,用笔尖的来画,就可以粗细掌握自如了。
当然,线条根据画面需要还是可以有更多的表现方式,因为艺术本身就是自由发挥的,不是被约束的。
3.利用彩铅的特性,借鉴水彩画的表现方法。
彩色铅笔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色彩丰富细腻,可以表现较为轻盈,通透的质感,这和水彩画的绘画风格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彩铅对孩子来说,更容易掌握,巧妙地借鉴水彩的特点——颜料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晶莹透明的感觉,把它一层一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一样的效果,我们可用不同的力度,用彩铅进行排线,反复上色,如果用可容性彩铅与水彩相结合的方式来作画,画面更好看。
4.运用技巧,让彩铅画更有独特性。
画云:如果画云类似于棉花,看起来弯弯曲曲的,就可以用蓝色的彩铅比较重的刻画一下,然后用同一种颜色沿着轮廓,由重及轻的往外画这样云不仅漂亮,而且把云绵软的质感表现很形象。
画草地:用排线的方法,留出彩铅的笔触,更显得简洁生动。
画天空:用斜线画出松软的线条,留出空白作云,使天空看起来更通透、明亮。
画水:用平涂加重点刻画的方式,可以表现出生动的倒影。
画花:采用彩铅接色的方法,能生动表现画出来的花与色彩的关系,表现出虚实感来。
以上的方法适合幼儿多训练,教师引导,相信彩铅画的魅力就可让幼儿感受到,并喜欢画彩铅画了。
儿童版画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手工和绘画的综合体,对儿童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它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儿童版画,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绘画、手工制作于一体,其灵活的构图、淳朴的用色与儿童稚趣十足的美感特点极为契合。通过版画的学习,可以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勤动脑、巧动手的习惯。
儿童版画教育,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一是具有爱心、热心、耐心的老师;
二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儿童版画教育方法。
儿童的确有喜欢涂抹的,或者把这看成是一种对绘画有着天生的兴趣者,也有儿童只喜欢看图画,而并不自己动手涂抹的。这却也不能说这孩子完全对绘画没有天分,因为这不爱涂抹,有的是虽喜欢图画,对自己能画却没有信心者;也有的是从小就因父母不允许乱涂培养爱清洁习惯而压抑了涂抹能力者。无论是哪种情况,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以爱心、热心和耐心,用诱导的手段,去启蒙蕴藏在儿童身上的对绘画艺术欣赏和制作,动心与动手的潜能。这种潜能在儿童身上的表现形式为“兴趣”。或者说,作为老师是否能用各种方法引起儿童对版画观赏、制作的兴趣,既是第一个目标,也是成败的关键。
有理论家说,艺术起源于游戏。而这儿童版画的制作,从行为学上的确可以定位于游戏。儿童天性就喜欢做游戏,但必须源于兴趣。喜欢堆砌泥房的小手,将来很可能是建筑师的手;爱到处涂抹的小手,在将来就可能握上画笔。所以,我们在启动了儿童刻划的兴趣后,就要将他们引导进入版画的制作快乐之中,这当然应当从最简单的粉印版画做起。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儿童画,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的约束,这正是儿童画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1.根据儿童的年龄分餐,冬季保温、夏季降温。
2.分餐的公平性,掌握每个孩子的食量。
3.低龄儿童进餐为少食多餐为宜,每次一小勺饭,一小勺菜,不可用大饭勺舀一大勺子给孩子,尤其不能饭菜同碗,避免孩子感觉无食欲。
4.进餐慢的先盛饭。
5.肥胖儿先喝汤,后进餐。
6.提前分餐,确保分餐无幼儿过多等待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