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音乐教室必备钢琴、音响设备、电脑(电视)
2.音乐教室配备各种无音高器乐:响板、手玲、铃鼓、碰钟、三角铁、蛙鸣桶、各种不少于10个。
3.音乐教室还需准备一些道具:纱巾、头饰、表演服装等。
在以往的教案计划中,经常看到目标部分教师写的都是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分不清楚什么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项要素,有一套规范的陈述方式。
首先情感需求——喜欢、愿意、主动……(需有明显行为表现)
其次,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幼儿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如写出、说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背诵等,而不是掌握、领会、理解这样的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
再有,应叙写影响幼儿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
最后,说明幼儿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是可观察、可解说、可测量、可评价的。
纲要的目标明确三大方向: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更多幼儿园加盟精彩内容:幼儿园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实现低风险运营?
1.课程展示: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集中教学,教师准备好教具,幼儿操作材料,教学辅助用品(电脑、电视、课件、教具……)。重点是展示教师的授课技能,孩子掌握知识的能力表现。
2.活动展示:以游戏为主,不强调知识的灌输,重在幼儿技能的发展,教师准备场地及幼儿操作材料。教师讲的尽量少,多给幼儿自主参与的操作活动,重点是幼儿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综合能力。
3.半日开放:以一日生活展示为主。注重幼儿各环节的常规培养、习惯养成、人际交往、自主服务能力、教师引领作用等,以幼儿为本的教育体现。
1.每周不少于四次的进班,检查各班教育教学情况与各班一日流程实施情况,并做好详细检查记录。
2.每天进班分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年龄段的区域活动检查、微课程检查、教师测评检查、户外活动检查、教学活动检查等。各种检查与各班计划相对应。
3.每周三检查各班班会情况,重点检查与指导主教如何组织班会,如何在班会中解决本班级的教育教学。
4.每周四检查分组教研情况,听取教师遇到的困惑,给予指导与进行讨论。
5.每周五检查审批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师教育笔记观察记录等,在文案中给予重点指导。
6.随机抽查幼儿测评结果,从幼儿完成情况评价班级教师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