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如何实施幼小衔接的数学课程?

1.数感的培养

数感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A.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会用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区分基数与序数、奇数与偶数能够准确地认识钟表上的整时或半时

B.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数感。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的组成与分解,理解数字的意义。看到数字能够找到生活中相应数量的事物,能够用描点、画图、摆实物等方法表示出相应的数。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换算,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

C.在估数过程中培养数感。

能结合生活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重量等,并进行测量。

2.运算能力的培养

在生活中、游戏中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理解算式之间的转化关系,提倡算法多样化。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图形和空间想象思维的培养

在生活中感受和辨认点、线、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图形和观察物体,可以通过剪图形、折、搭积木、拼七巧板等活动来从不同角度感知图形和物体,培养图形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生活中感受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究确定位置,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从不同位置观察事物,培养空间观念。如:去动物园参观,参看路线图规划自己的参观路线等

空间知觉敏感的孩子,在别人看来杂乱无序的图形或某种事物组合里,总能伸出敏锐的触角,捕捉到隐藏着的规律或逻辑。

4.有序思维的培养

有序是思维的基础有序思维,即思考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例如:从前到后、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简单到复杂等。过渡到解题过程中,不给出明确指令,而是给出关键性提醒;进而过渡到孩子将有序思维内化,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5.分步思维的培养

分步思维是将很多小问题看成一个完整的事物,从大处着眼,由整体入手,突出对问题整体结构的分析和探究。把握事物之间的关联,发现问题的整体特征,有意识从整体处理。让孩子们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内容和解题方向的策略

6.对应思维的培养

对应思维,即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借助实物和图形,从抽象的数与具象的形之间的对应、再到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过渡到孩子将对应思维内化,分析事物时,能主动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小朋友的年龄和身高体重之间也有关系等

7.类比思维的培养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如:能够选择不同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长短等,正确地将现实情境、图示情境、文字情境中相应的事物分类。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8.逻辑推理思维的培养

推理是逻辑思维过程,是一种抽象的智力活动,是重要的智力因素。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找图形排列规律的方法按照颜色重复的规律按照形状重复的规律找数列排列规律的方法按照数重复的规律;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找出规律。

9.归纳思维的培养

归纳思维,是指从许多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或结论的思维方法。例如:从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归纳思想是解决归纳规律题目的基本思想。如在不同物品寻找规律,练习归纳思想。探索发现有关数学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和不变性。再过渡到一组变化的数、式子、图形或条件。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猜想来探索归纳规律

10.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孩子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让素听故事发挥更好的效果?

素听故事是属于潜课程,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让幼儿边玩边吸收知识,以无意识吸收学习为主,不强调当时掌握哪些知识。

教师提醒幼儿尽量小声说话和交流,教师在教室内不要大声说话,学会轻声细语与幼儿交流,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听到,这样才能发挥素听故事的作用。

幼儿午睡时间,如果有睡不着的小朋友,老师可以利用素听故事,让幼儿安静躺好,听故事。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京学教育创意美术课程涵盖了哪些内容?

京学创意美术分:2-3岁,3-4岁,4-5岁,5-6岁 四个年龄段的课程内容。

2-3岁以培养绘画兴趣为主,到了3岁以后才进入绘画技巧学习。京学教育注重幼儿学习的系统性,创意美术课程也是非常系统的给幼儿设置了30类,192节课的美术活动课程。下面是系统学习绘画的30类课程体系:

1.点的变化

2.线的变化

3.线的方向

4.线的关系

5.线的质感

6.想象的形

7.几何形

8.生活中的形

9.不规则的形

10.负形

11.色彩的认识

12.色彩的明暗

13.色彩的冷暖

14.色彩的互补

15.色彩的情感

16.认识空间在绘画中的表现

17.平面绘画

18.立体空间绘画

19.位置空间

20.色彩空间

21.笔触的质感

22.纸的质感

23.布的质感

24.生活中线的质感

25.质感综合绘画

26.平衡规律绘画

27.节凑规律绘画

28.主次规律绘画

29.纹样饰品

30.整体规律绘画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指导幼儿古诗的学习?

优秀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共同语言的结晶,也是古汉语运用的典范。它们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以及深奥的哲理,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使幼儿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熏陶,在它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比较厚实的文化积淀,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的意识。汉语中包含“形”“音”“义”三个内容,一首古诗也同样包含这三个方面,那么我们在引导幼儿欣赏古诗时,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美术音乐教育,使幼儿受到全方位的教育,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

首先我们要让幼儿体会古诗中“形”之美,所谓的“形”是文字的写法,具体是指文字的形状;而诗之“形”,诗歌的结构。对幼儿来说,抽象的事物对他们来说是不适宜的,我们在选择古诗词时应尽量选取意象特征比较明显的诗歌。这样的意境可以通过形象的意展现出来。在实际生活中,幼儿对这些意象有可能接触过即使没有见过,我们对此的解释也会是轻而易举的。按理说,意境三个元素组成:意象空间和人的想象。但要加强幼儿的印象,使之记忆牢固,教师可以把这种诗中的事物作为美术课的题材通过绘画画下来,使那些美好事物形象展现在幼儿的面前,这样幼儿的兴趣会大增。也可以把这些意象让幼儿学着画下来,实际这样的课已经变成综合性的艺术课了,幼儿不但欣赏了古诗的意境之美,而且还饶有兴趣的学习了绘画,全方位教育的特点便显示了出来。

其次古诗是文字示范的典范,用词造句确实是精雕细刻,非常典雅。里面的字词不但用意准确,而且讲究平仄,语言铿锵适合于朗读。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加强幼儿对古诗的印象。

方法有三:

1利用电子课件。古诗配上适当的音乐朗诵。优美的音乐能够烘托诗歌的意境美,能渲染气氛,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朗读兴趣。还能引导幼儿对那种优美的境界产生想象,借此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2许多古诗本身就是很好的歌词,可以直接谱上乐曲来吟唱,这时这些古诗就变成了优美的儿歌,幼儿的兴趣自然会增加。

3配合古诗接龙指读本,画面与文字同时出现,便于理解。

总之,引导幼儿学习古诗,要让幼儿比较好的理解掌握,必须下一番功夫,要开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故事采用不同的方法。除了以上几个措施以外,有些古诗有非常明显的形体意象,我们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向幼儿展示出来,教师表演和幼儿表演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京学教育美术课程涵盖了哪些内容?

1.美术能力测评:先测后教。

2.手工制作:练习单

3.名画欣赏:PPT

4.创意美术:教案

5.国画:临摹名画欣赏中的国画大师作品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友情链接

职业资格

家庭教育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友情链接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