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的实验:
实验一 水的性质
实验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三 糖、盐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四 冷热水对物体的溶解速度
2.声音的实验
实验五 声音的产生
实验六 声音的大小
3.光的实验
实验七 寻找光源
实验八 光的反射
实验九 电器与电源
实验十 电池的实验
4.磁 的实验
实验十一 磁铁的特性(1)
实验十二 磁铁的特性(2)
5.空气 的实验
实验十三 寻找空气
实验十四 空气的存在
幼小衔接是为幼儿入小学打下全面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
1)心理准备:
1.了解小学的纪律和规则
2.学会承担责任
3.培养做小学生的自豪感
4.有上小学的愿望和积极面对新事物的心念
5.合群、乐于助人
2)生活、习惯准备:
1.培养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管理文具等良好习惯
3.逐步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知识准备:
数学:
1.引导对数、量、形、时间、空间的兴趣。建立各概念,促进思维初步发展,为小学数学的学习做好准备,提高幼儿入小学后学习数学的能力;
2.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基础,重点强化以下数量关系:等量、守恒、互递、互补、互换、传递、包含、函数、集合;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方位知觉和空间知觉。
中文:
1.符号学习和规则适应;
2.激发幼儿对文字、符号、言语、阅读的兴趣;
3.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4.善听、敢讲、乐说。
英语:
1.通过强化英语的学习;
2.提高英语表达和阅读能力。
兴趣技能:
1.美术:绘画、手工、民间工艺制作
2.音乐:唱歌、舞蹈、器乐
3.体育:体操、基本动作训练、游戏
综合训练:记忆、快速阅读、文学欣赏
4)社会性准备:
1.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能够独立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愿望,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遵守学校常规,有时间概念,为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2.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激发孩子向往学习,向往获得知识的动力。并穿插了参观国际小学名校、国内小学名校,建立孩子对未来学校的直观感受。
谈话的意义:
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围绕某一个话题进行谈话的语言教育活动。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谈话活动的目的:
一、通过谈话活动培养幼儿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交往的意识、情感和能力。
二、练习单中谈话的内容:托班《自我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谈话活动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设置情景,引出话题
这是谈话活动的开端,其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对与话题有关经验的联想,打开言语表达编码的思路,做好谈话的准备。
谈话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三种形式:
(1)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教师利用活动角布置、墙饰、桌面玩具、实物摆设,甚至于图片,向幼儿提供与谈话主题有关的可视现象,启迪幼儿谈话的兴趣与思路。
举例:我喜欢的玩具。(为幼儿提供图片或实物玩具)
(2)语言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自己说一段话,提一些问题来唤起幼儿记忆,调动他们的经验,以便进入谈话。
举例:自我介绍。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展开谈话
引出话题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围绕话题展开谈话,积极鼓励每位幼儿参与其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设置自由交谈环节
教师可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允许幼儿说任何有关话题的想法。教师不做示范,不忙于纠正幼儿在谈话中出现的遣词造句错误。
还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交流对象,可以是一对一个别交谈,也可以由幼儿与邻座结伴交谈,或三三两两分成小组交谈,还可以是全体幼儿集体交谈的方式。一个谈话活动可以灵活采用几种交谈方式,幼儿在自由的状态下更容易畅所欲言,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4.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教师可采用提问和引导的方式拓展谈话范围。
如:“自我介绍”中谈话提示:你的名字叫什么?今年几岁了?属什么的?你家里都有谁?你最喜欢谁?你都喜欢做什么事情?(看什么书?动画片?玩什么游戏?)
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创设轻松、自由的谈话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密的同伴关系,是促进幼儿沟通交流的前提,民主、宽松、愉快的谈话氛围,是谈话活动有效的保证。教师应该真诚平等的同孩子交流,耐心地倾听幼儿的每一句话,不断鼓励支持幼儿,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幼儿在这种民主友爱的氛围中,没有压力,无拘无束,自然就有话敢说了,从而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1.课上可以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讲解,让孩子更快的去理解题目的意思,更快地解决问题。
2.课上可以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孩子之间讨论完成,理解不了的再找老师。
3.多做类似的题目,课后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