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线条绘画的兴趣。
2.能够流畅的用线条表现事物的核心特征。
3.能用线条装饰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
1.需要欣赏的美术作品几张
2.每人黑色水笔一支
教学过程:
1.介绍线条画的特点
2.欣赏线条画,幼儿讨论线条画的好处,难点。
3.教师示范画,边画边讲解用笔方式线条创作的方法。
4.幼儿开始赏识画线条画。
5.教师指导个别幼儿。
6.幼儿作品展示与点评。
7.活动的延伸,日常美工区幼儿练习画线条画。
1.水的实验
实验一 热水比冷水轻
实验二 温度与温度计
实验三 盐的饱和
2.声音的实验
实验四 音调的高低
3.光的实验
实验五 光的多次反射实验六 平面镜的反射
4.电的实验
实验七 什么能导电实验八 摩擦起电
5.空气的实验
实验九 空气的浮力
实验十 空气阻力(一)
实验十一 空气阻力(二)
6.力的实验
实验十二 感知反冲力
实验十三 感知重心
7.化学实验
实验十四 自制洗手液
实验十五 酚酞遇碱变红
实验十六 自制再造纸
1.观察幼儿饭菜的质量:色、香、味、形是否正常。
2.是否按班级人数定量,饭菜是否够本班幼儿食用,不可过多,以免浪费,不可不够,以免幼儿吃不饱。要及时反馈给保健医或厨师。
3.检查饭菜的软硬程度,是否适合幼儿。
4.检查幼儿喝的粥,稠稀程度是否适合。
5.了解饭菜一日搭配是否合理:甜咸搭配、干稀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
第一、教育性:使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第二、生动性:随教学需要不断更新,以丰富的教玩具来刺激幼儿感官从而诱发幼儿快乐学习的情绪。
第三、安全性:注意所使用材料的安全性及所陈列物品的安全性,以免幼儿因好奇、好动而发生意外。
第四、实用性:能为教学活动服务,让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更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能配合教学活动的展开帮助幼儿观察、思考和实践、具有实用价值。
第五、美观性:在造型设计和色彩选择上要力求简洁、美观、协调,让人感到舒适、愉悦。(即有观赏性和操作性)
第六、展现特色:可根据班级特色和班级幼儿的差异,合理规划,使其富有特色。
第七、参与性: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班级墙饰布置,体现以幼儿为主体,使其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1.教师根据PAD上提供的教师用书及幼儿学习内容提前进行熟悉和备课。
2.PAD每天下班前充电。不要出现第二天使用时无电情况。
3.PAD在使用中经常检查,如出现需要更新与下载资源,教师尽快完成。
4.PAD从幼儿入园开始就使用,到幼儿放学,一天中使用次数很多,如:入园音乐、进餐音乐、素听故事、世界名曲欣赏、名画欣赏、手工折纸、午睡音乐、起床音乐、电子课件、离园音乐等。
5.教学PAD打不开或使用中出问题及时联系服务支持中心或TI部门给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