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幼儿园老师如何上好一堂优质的音乐课?

1.提前备课:教师一定要提前把课准备好。

准备教案;

准备音乐;

准备播放音乐的电器(U盘)、PAD、音响等;

准备教师教具、准备幼儿操作器乐、道具、材料等;

准备好音乐游戏、音乐律动、音乐欣赏等音乐内容与提前准备好动作与玩法等。

1.课程实施中,教师精神饱满,以“玩”音乐的态度,来上音乐课,在课程中,尽量调动幼儿自主创编能力,多给幼儿展示的机会。

2.课程实施中,多变换音乐、多动用教具、玩具、器乐等材料丰富课题内容。

3.课程中教师要有语言引导,动作示范。但时间不易多长。多给幼儿机会。

4.课程结束后,让幼儿感觉意犹未尽,说明这节课很成功。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教研组如何建立?

1.教研组的类型适合中大型幼儿园,全园超过12个班级以上的,每个年龄班不少于三个的,可按照托大各年龄组进行教研,选出本年龄组的教研组织者带领教研。

2.全园不超过6个班的为一个大教研组,以教学主任负责带领教研。

3.全园6个班到10个班,可分为主教教研组及助教教研组两个组。

4.建组的依据:除了依据幼儿园的规模外,还应根据本园的教研基础骨干教师的分布情况而定。

5.教研组适宜的人数:6—8人为宜(必须将全体教师包括在内)


2020-05-20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实施科学小实验活动?

1.提供便于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充分感知与发现中获得发展

幼儿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喜欢摆弄、拼拆、移动等,这表明幼儿思维离不开动作,因此,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不应该是只能看,不能动,而是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动手的操作材料,吸引他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实验活动。 如小实验“溶解”,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盐、糖、奶粉、颜料水、木头、石子、铁钉、油、洗洁精等物品。孩子们通过在水中搅拌这些物品,能准确无误地知道哪些物品是可以溶解的,哪些物品是不能溶解的,然后让幼儿在游戏中比较,得出使物品溶解的最快的方法,最后让幼儿将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品,想办法尝试借用某些条件让其溶解。幼儿对这一实验极感兴趣,持续玩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同时也知道了有关溶解的知识。选用各种各样不同材料可以做实验,选用同一种材料也可以做不同的实验。如提供幼儿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让幼儿想出辨别生熟蛋的办法。可以把蛋打开进行验证,也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把蛋放在盐水里观察蛋的沉与浮,以此来辨别蛋的生熟。同时让幼儿观察得知,蛋在不同比例的盐水中浮的位置也不一样。把蛋放在醋里,它不但会浮起来,还会冒泡泡。要是把蛋放入醋中浸大约一个星期左右,蛋壳会完全溶解,最后变成透明,只剩下蛋膜包覆的裸蛋了。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观察能力得到发展,进而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更加关注,探索的兴趣也更浓了,只有这样全面考虑,才能有利于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科学小实验的内容要科学、有趣、浅显,材料要多样化

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重在启迪,而非深奥知识的传授。因此,在设计科学小实验时应该选择科学的、有趣的、浅显的内容。如小实验“盐”,我们先让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盐能溶化在水中,然后再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做实验,通过观察获得的盐水经过蒸发,会变成盐的认识。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把糖、橘子粉变回来的系列活动。又如小实验“好玩的水”,幼儿尝试用水冲击水轮机,使它转动,并观察水轮机转动的快慢。从而使幼儿知道流动的水有力量,叶轮转动的快慢与水质多少、水位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通过亲自制作“不倒翁”,使幼儿知道了上轻下重站得稳的科学常识;通过“万花筒”知道了万花筒是利用镜子重复反射的原理制作出来的。这些生活中常常会看到、碰到的小实验,能让孩子们既不陌生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科学现象,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周围的科学世界。 在我们的身边可供实验的材料是丰富的,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有时甚至是一张纸、一根绳都能引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当然教师在选择使用材料时也要检查材料是否安全。如把实验中的铁片磨成圆角,在玻璃片的四周贴上胶布等。在进行小实验的时候更要注意安全,时刻提醒幼儿不可随意吃实验中的材料;试管口不可以对着同伴和自己;不可单独用火做实验;实验前教师必须做准备性实验,估计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只有正确安全地使用材料,才能顺利地进行小实验,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3.科学有效地指导实验过程

科学小实验由于存在探索对象的未知性和探究过程的开放性,又加之小实验在探究的内容、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方面都要受到幼儿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使得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产生许多困难,影响幼儿实验继续进行,为此,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同时幼儿的主体的不成熟,也决定了他们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究者,实验的探究过程还离不开教师的帮助,需要教师去引导支持,激发他们再次操作的兴趣。

具体操作如何:

1.操作材料的准备要充分:科学实验包+幼儿科学练习单
2.科学小实验的内容要科学、有趣、浅显
3.开展科学小实验要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指导作用
1让幼儿带着问题做实验。

2引导幼儿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并大胆表述。
4.实验记录要有针对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1对不同年龄幼儿确定不同的记录内容。

2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实施幼小衔接的诗词精选课程?

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底色。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古诗词带给孩子的不单单是考试时的答案,而是一种对美的体会和享受。这就是为什么小学教材中古诗词的比重一直在增加。新版“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

幼小衔接诗词精选的诗词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必须背诵80首优秀古诗。这些古诗词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的精华之作。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能够增强自身修养、培养诗书气质、增强记忆力、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

1.幼小衔接的古诗词学习首先激发兴趣。课程所选古诗词一般都是画面感很强的诗文,比如《敕勒歌》《望庐山瀑布》《小池》等,诗词内容通俗易懂、篇幅适中、语言上琅琅上口、图文并茂、易于诵记。如《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篇幅短小,内容生动,语言浅近,画面感强,极适宜背诵和记忆。

2.重点突出“诵读”,做到:熟读成诵,读中识字、解词、析句,触景生情;读中朦胧体验,读得兴味盎然。

3.适当拓展。叙事性较强的古诗如《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等古诗,其教学内容可立足诵读,适当理解,并借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将诗文内容转换当下的语言和情景。

4.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

5.所选的古诗词强调了经典性和文质兼美。诗词中充满了美好的意境,希望所有孩子都不要把这种学习当成负担,而把它当做一种美的历程。能在聆听中感受美,让他们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中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备注:

在整理和朗读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古诗文中的字音已经发生了变化,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读法不,比如说“天似穹庐,笼盖似野”的“野”字,在现行语文教材中不读“yǎ”而是读“yě”;“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字我们念“cuī”念了多年,现在教科书上的注音是“shuāi”。“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字,现在要念“jiàn”,而我们一直以来读的好像都是“jiān”,但这个字确实存在着争议。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只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就可以,再就是大家也要适应这种读音的变化,毕竟时间有古今,地理有南北,文字有修改和弃除,读音上有变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所以我们认为两种读法没有孰对孰错,只要符合文意,就都可以接受。再就是“版本异文”的问题,很多读者会发现一首古诗竟有两个、三个甚至多个版本, 《墨梅》这首诗来说,《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一首七律古诗也就28个字,流行的三个版本中却有着3处不同,分别是“我”和“吾”,“朵朵”和“个个”,“颜色好”和“好颜色”,究竟哪个是对的?再比如《石灰吟》2个版本“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还有“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凿”字变成“击”字;而在刘禹锡的《望洞庭》中,“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翠”。类似的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其实这可能就是上面所说的“版本异文”的问题。很多古诗流传至今,多是通过笔记、口传等,年代久了容易出口误、笔误,还有就是因为翻刻等多种原因,出现“版本异文”。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制定本班的一日流程?

每学期开学初幼儿园教学主任先将幼儿园各功能教室使用安排制定出来,各班级拿到功能教室安排课表后,根据本班年龄段的一日流程设置本班的一日流程,教学主任审核无误后,即可实施本班的一日流程。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