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诚实:
诚实是人类美德的基础,有时候说实话意味着有勇气和敢于承担错误。一个诚实的人,总是说出事实,而不顾结果。说实话,让人们更加坚强,如果不诚实,就不能发展自身的其他美德。
为什么要实践诚实:
如果一个人有撒谎、欺骗的行为,周围的人就不会信任他。如果一个人来编造故事掩盖错误,就是放弃改正错误的机会,长此以往他对自己的感觉就会越来越糟。有时候,人们对自己也不诚实,会假装某些重要的事情对自己不重要,当一个人对自己不诚实的时候,对别人也会不诚实。
指导建议:
A.教师语言:
诚实是人类最基本的美德,做一个诚实的人,会让别人更信任你。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成为一个诚实可信的人。当幼儿犯错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幼儿:“犯了错误没关系,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让幼儿明白,诚实和犯错误相比,诚实更重要。
B.教师行为:
诚实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避免欺骗,不愚弄别人,说到做到。和幼儿相处时,要注意答应幼儿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对于承诺,要严格地遵守,不要言而无信。老师犯了错误,要向幼儿道歉。如:老师误会了一个小朋友打碎了花瓶,知道真相的时候,要承认自己错怪了他,向幼儿道歉。
概念:分类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共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
分类的意义:
1.能帮助幼儿感知集合。
2.是计数的前提。
3.形成数概念的基础。
4.促进幼儿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1.讨论的教研内容要切合实际,是从教师当前遇到的困难点出发去研讨,这样研讨出来的解决方案才会让教师运用到工作中。(如:每学期由教研人员根据各班的问题制定教研)
2.研讨所针对的题目要有具体性,每次教研所抛出的问题要有具体性,有针对性,概念不能模糊,题目不能定义得太宽泛。举例说明,事例结合。把抽象的问题以真实案例结合,就可以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吸收并运用。
3.针对这次教研所得到的教研内容,可以让教师实施。下次教研时可以让教师来讲一下实施后的效果如何,再根据教师所得到的结果总结分析。
4.教研后,教学主任进班跟踪,检查教研效果,教师落实情况,做到上行下效,研做合一。
1.语言环境
专家指出,2岁左右的宝宝,脑发育速度十分快,摄取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们急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语言发育与脑发育出现相对不平衡。如果这时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正确的语言信息输入,会对宝宝的语言发育造成很大影响,他们会表现出口吃、语言贫乏、交流障碍等现象。解决方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爸爸妈妈和家庭成员是宝宝学习语言的最好老师,多鼓励宝宝开口说话,并且在家庭中营造很好的语言交流的环境,让宝宝能够得到充足的语言信息,并储存在小脑袋里,一旦他们能够开口说话,这些信息将作为软件源源不断给孩子以支持。
2.语言智力
专家指出,语言智力是对语言发育的一种综合性的评定。
1-2岁:这时期的语言特色是说单字句,能用手势、表情辅助语言来表达需要,会学小羊“咩咩”叫,还喜欢问:“这叫什么?那是什么?”
如何帮助宝宝:成人要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多和他交流,和他做一些语言游戏。
2-3岁:由能说短句逐渐变为会使用复杂句,喜欢提问。
如何帮助宝宝:这时应该给孩子一个交流的语言环境,鼓励孩子用长句表达自己。当他想要饼干时,你可以放慢语速问他:“你要吃饼干吗?”宝宝也会模仿,逐渐使用完整的句子。但不要经常打断孩子,或者使用“你是想说……”来抢孩子的话头。
3-6岁:说话流利,会用非常丰富的词类,并能从成人的言谈中发现语法关系,修正自己错误的暂时性的语法,逐渐形成真正的语言。
如何帮助宝宝:这时可以丰富宝宝的语言环境,让宝宝学习外语或方言,扩展他的语言能力。
3.遗传因素
专家指出,宝宝的语言发育和宝宝的听力、智力和发声器官的发育有很密切的关系,这其中一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说话晚的现象,这时候成人要保证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给孩子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慢慢锻炼说话。有的宝宝存在先天听力或大脑发育问题,直接影响孩子对于语言的学习。成人要时时关注孩子,发现不妥及时到医院做听力筛查和智力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