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小班主题课程都有哪些内容?

9月小班主题:小班《我的幼儿园》

社会实践活动:幼儿园里朋友多——各班参观

10月小班主题:小班《图形王国》

社会实践活动:图形朋友大世界——生活中找图形物品

11月份主题:小班《保护牙齿》

社会实践活动:牙医阿姨来讲课

12月份主题小班《好吃的食物》

社会实践活动:菜市场

1月份主题:《年的习俗》

社会实践活动:去拜年

2月份主题:《亚洲》

社会实践活动:亚洲歌舞表演

3月份主题:小班《玩具总动员》

社会实践活动:玩具城参观

4月份主题:小班《神奇的土地》

社会实践活动植树节种树

5月份主题:小班《我喜欢的动物》

社会实践:养小动物

6月份主题小班《美丽的花》

社会实践活动我在家里学种花

7月份主题:小班《昆虫朋友》

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蝴蝶园

8月份主题:小班《可食用的菌类》

社会实践活动:种植蘑菇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什么是爱心

爱心是指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愿意与人分享。爱别人意味着你要善待他们,关心他们,通过各种善意的方式表达你的爱。包括一个微笑、愉快的说话方式、一个体贴的动作、一个关心的眼神,都可以表达你的爱。爱就是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的感受,甚至可以对陌生人付出关心,对他们表达你的爱。

为什么要实践爱心

如果没有爱,你会感到非常孤独,当人们感到不受重视的时候,会有沮丧的情绪,也会发脾气,对人对事都粗心大意,远离朋友和亲人,变得难以接近。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喜欢,渴望被爱,当你去爱别人的时候,会有很强的存在感和被需要感,你会觉得很满足和幸福。

指导建议

A.教师语言:

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关注到幼儿爱心的萌发和表现,及时地给予语言的肯定。如:“明明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老师喜欢有爱心的小朋友。”教师也可以用语言,引导幼儿萌发爱心,如:“小花真可怜,没有人给它浇水都快渴死了,谁来给它浇浇水呀?”

B.教师行为:

对于培养幼儿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教师要起到表帅作用,对周围的人要友好,做到互助互爱,同时对动物、植物也要关心、爱护,让孩子从你的身上了解什么是爱,并学会如何去爱。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是什么?

1.幼儿园一定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的是避免大班幼儿纷纷退园转园,减少生源的流失

2.幼儿园品牌影响力,决定家长对上大班的信任程度,多用实例展示给家长看。

3.幼儿园要为入学做好各方面准备,奠定幼儿一生成长的基石。

中班4-5岁学习黄金时期,中班上学期家长观摩周后的一对一约谈时让家长了解测评和4年发展目标。日常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多强化中班及大班的八大能力发展目标

4.加强教学教研能力,保证大班幼儿各方面均衡发展与有突出成绩,用口碑赢得家长信任。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跟进新教师的大、小分子培训?

1.培训新入职教师,什么是大分子小分子。

2.小分子分为:岗位职责安全工作专业技能服务保障,新入职教师逐一完成小分子考核,教学主任检查。

3.考核未通过的再次考核,考核通过的进入大分子学习。

4.大分子学习都是视频培训,新教师需要学习:京学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一日流程练习单的使用如何进行幼儿能力测评幼儿园环境布置个别幼儿教育家长沟通技巧爱幼儿园使用教师文案工作幼小衔接国际班设置等各课程。

5.让学习完大分子的老师试讲:幼儿园一日流程如何实施。只有试讲才能确定教师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幼儿园一日流程。


2020-05-20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
在精选绘本的基础上,教师或者家长应该和幼儿一起阅读,一起感受经典图书的美妙故事。“每一个相同的故事会因阅读声音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幅相同的画面会因眼睛观察的不同而不同。”除了常规的阅读外,教育者更是应该和幼儿一起开展绘本的阅读。精读时,教育者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运用全身各种感官,尽快地进入自主阅读,在精读中感受快乐,获得心灵滋养。 拿到一本新的绘本,如何开始阅读呢?下面有几个步骤教师可以借鉴: 1.教师不要急于给孩子念故事,而是应该让幼儿看图讲述,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来创编故事,这样有助于今后幼儿的表达能力与创编能力。 2.幼儿看图讲述一遍、二遍……每个幼儿都可以看图讲述,教师也可以根据画面创编故事。这样让幼儿慢慢理解原来故事都是人们创编出来的,是可以和别人不一样的,越有新意越好。 3.当幼儿对绘本图书的画面比较熟悉后,教师就可以开始进行绘本故事讲述了,这个时候训练的是孩子的倾听能力,孩子已经对画面不好奇了,兴趣点在故事内容上,所以,幼儿听故事就会很认真,教师提示幼儿听故事要学会问“问题”。哪里听懂了?哪里没听懂?不懂的地方学会问老师,问大家。 4.第二次念故事的时候,可以把故事里面的形容词挑出来,让幼儿解释是什么意思,看幼儿是否理解了形容词的意思,幼儿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使用。如果幼儿不理解,教师就可以讲解给幼儿,或者让幼儿之间进行讨论,对新词汇的理解进行加深学习。 第三次念故事的时候,就可以让幼儿开始续编故事,教师可以让幼儿假设故事还有发展,会发生什么事?让幼儿大胆设想创编,把故事继续编下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的联想能力。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