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区域材料摆放要有形象的图表,分区域识别图标、地面常规图标、学具摆放图标。
第二、区域材料摆放应是以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兴趣、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相适合。
第三、材料摆放要考虑到与幼儿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第四、为幼儿创设温馨、合作、富有趣味的区域环境,使幼儿观察、认识事物,获得相关的经验。考虑幼儿年龄特点摆放材料。
如何进行学期教研计划书写: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群众备课,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
因此需要涵盖以下几点:
1.学期教研重点(理论学习、业务培养)
2.教研方式分组研讨(年级组研讨和集中研讨)
3.各月工作细化安排等方面进行教研书写。
探究目标:
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3.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4.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
5.能够说出1块石子、1个木块、1个塑料片放在水中的沉浮。
6.能够说出糖、盐、沙子哪个放在水中能够溶解。
7.知道电器需要通电才能开始工作。
8.电池的正负极。
9.能说出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住。
10.能够说出振动产生声音。
11.知道塑料勺子摩擦后产生静电。
12.能够分辨不同的气味。
观察目标:
1.能够说出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具有流动性,两到三个即可。
2.能够说出水的温度不同,溶解的速度也不同。
3.能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处不在的。
4.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5.能够说出不同材质的物品放在瓶中震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如。珠子、沙子、泡沫球)
6.能发现物体和材料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7.能够说出把珠子放在易拉罐里声音最大,把珠子放在酸奶盒里声音最小。
8.能感受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9.简单了解和体会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一般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在科学实验教室进行。
2.幼儿园没设立科学实验室的,就在班级中区域中分组教学进行。
3.可以在下午的特色课程时间实施科学小实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