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体做端正,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筷子)。
2.正确的使用餐具,可不分左右手使用餐具,只要拿餐具正确。
3.进餐需要边听故事或音乐边进餐,尽量减少幼儿进餐聊天,说话。
4.进餐中有幼儿翘椅子,脱鞋等不好的习惯时,走过去,将椅子摆好,将孩子鞋穿上,不要教育,更不要指责。
区域材料摆放应是以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兴趣、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相适合。材料摆放要考虑到与幼儿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区域摆放要温馨,体现区域教学的优势,材料丰富:
1.各区域有自制延申玩教具,结合班级主题,区域中每周有新增加材料的投放。
2.感官、数学区:材料数量不少于5种
语言区:语言区是最大的区域,指读本、挂图与手偶、图片讲述材料丰富(10种以上)
益智区:自制类玩具不少于5种,每周有更新
艺术区:工具类与材料类分开明确,材料丰富、每周有更新
科学角:工具种类不少于5种
建构区(小中大班):自制类玩具不少于5种,每周有更新
娃娃家(托班):材料不少于10种,帐篷能够为幼儿提供私密空间生活区。每学期有更换材料与延伸内容(更换添加不少于5种)
1.什么是韵律活动?
在80年代时韵律活动就是单纯的模仿,伴随着音乐身体有节奏地做动作,主要模仿内容为:生活中的事与物。
80年代末期随着国外一些音乐教育形式的引入(如:奥尔夫音乐等),就把所有伴随着音乐进行表达的艺术活动统称韵律活动。
2.韵律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有四类:韵律及其韵律组合、舞蹈、音乐游戏、歌表演。
韵律及其韵律组合:
★韵律:是指在音乐伴奏下的韵律活动。
★韵律组合:按照一首结构相对完整的乐曲组织起来的韵律动作组合。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舞蹈形象、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表演艺术。
包括:身体舞(问候舞)、邀请舞、双人舞、表演舞、独舞、自编舞等几种主要形式。
音乐游戏:利用音乐或歌曲,带领幼儿进行的游戏,游戏要和音乐要表现的内容相吻合。
歌表演:边唱歌边表演,表演和唱的内容相一致。
3.韵律活动的教育价值是什么?
韵律活动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相比而言,活动过程较难组织,所以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很少有安排韵律活动。但是韵律活动能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幼儿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能满足幼儿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以及交流合作的需要。可见韵律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幼儿在韵律活动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要求:
1.中班:能认读1—10阿拉伯数字,并能用数字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大班:学习正确书写阿拉伯数字,掌握正确笔顺、字迹工整、规范、姿势和握笔方法正确。
教学方法:
1.教中班幼儿认读阿拉伯数字的方法:认读数字。
2.书写1—10阿拉伯数字的方法:书写姿势、方式、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