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教育活动。是让幼儿走出园门,在广泛接触社会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得了体验,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
2.社会实践活动每月一次。根据本月主题设置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本月主题是“动物园”,教师就可以联系当地动物园,带幼儿实地参观。如果这个月主题是“我认识的植物”,就可以联系当地的植物园去参观。
3.一般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邮局、银行、食品加工厂、废水处理厂、超市购物、农场采摘、敬老院慰问、消防队学习等等内容。教师提前设定活动目标并联系好场地。
4.教师也可以利用家长资源,由家长带幼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家长是医生,带幼儿参观一些康复中心。家长是画家,带幼儿参观画展,现场作画等。
1.一般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在科学实验教室进行。
2.幼儿园没设立科学实验室的,就在班级中区域中分组教学进行。
3.可以在下午的特色课程时间实施科学小实验活动。
幼儿园的孩子就要上小学了,这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由于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上课模式、交友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变化,如果在学前没做好这些准备,孩子上小学后,会不适应小学生活,出现厌学、逃学、害怕上学等现象。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为了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阶段。可以帮助家长和幼儿少走弯路。
什么是整洁:
整洁是指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个人卫生:穿干净的衣服;经常清洁身体,包括脸、手、鼻腔、耳朵和脚等;饭前便后洗手;用干净的纸巾清洁眼泪、鼻涕。
环境卫生:保持房间、教室和城市整洁、卫生,包括物品摆放整齐,不乱丢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等。
为什么要实践整洁:
保持整洁不仅是能够使你自己感觉良好,它也会使周围的人喜欢接近你。比如:刷牙可以让你拥有健康的牙齿,减少生蛀牙的机会;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避免细菌滋生;穿干净的衣服可以使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教室整洁、卫生能使你的心情更舒畅,也便于找到你所需要的玩具和工具,所以整洁对你来说很重要。
指导建议:
第一、应该创造一个能使孩子乐于整理,能够整理的环境。
第二、在创造了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利用故事、儿歌和乐曲等形式说明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让幼儿自己做事,自己体验。
第四、让孩子保持身体、服装及生活环境的保洁。
第五、成人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第六、制定小公约,适当为幼儿设立规矩。
教师语言:
教师在引导幼儿时,重点在于告诉幼儿如何做到整洁。如:“请小朋友将小手洗干净后再吃水果。”“请小朋友将玩过的玩具,送回它的家。”教师在引导幼儿时,多运用积极、正面的语言,不反复强调不正确的做法。
教师行为:
教师要以身作则保持头发、衣服、手等个人卫生。工作期间,不留长指甲,头发扎起,不化浓妆,为幼儿做好整洁的示范。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要规划合理,物品摆放井然有序,确保幼儿生活、学习环境的整洁。
第一、区域材料摆放要有形象的图表,分区域识别图标、地面常规图标、学具摆放图标。
第二、区域材料摆放应是以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兴趣、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相适合。
第三、材料摆放要考虑到与幼儿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第四、为幼儿创设温馨、合作、富有趣味的区域环境,使幼儿观察、认识事物,获得相关的经验。考虑幼儿年龄特点摆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