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检查:各班各项工作有序,班级教师关系和睦,师幼关系融洽。
2.日常检查:班级环境干净优美,墙饰整洁,能做到每月更新。
3.日常检查:教师能严格按照一日流程实施教育教学计划。
4.班级教师文案工作齐全,无遗漏,质量好。
5.班级一学期无事故。
6.班级一学期无家长投诉。
7.班级教师稳定。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基础。幼儿期是大量积累词汇的时期。词汇量有两个高速发展期:一个在3 岁, 一个在6 岁, 也就是说幼儿时期是词汇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2 岁儿童已能初步使用各种词类( 11 种),其中实词( 90%),也能使用少量虚词( 10%) 。2 —6 岁使用名词和动词最多,约占70%,其余9种词类的使用仅占30%。2 —6 岁儿童词汇量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一般说, 在正确教育下, 3 岁幼儿可掌握800 —1000 个词, 4 岁幼儿可掌握1600 —2000 个词,5 岁幼儿可掌握2200 —3000 个词, 6 岁幼儿可掌握3000 —4000 个词。
词汇的多少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质量。可以说,词汇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因此丰富词汇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加强孩子的无意学习。
2.在生活中丰富幼儿经验,抓住各种机会让幼儿表达。
3.利用多种工具,在各种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词语的兴趣。
4.在丰富词汇的同时还要巩固运用,利用与同伴和成人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5.家园协作,在幼儿园学习的新词汇,让孩子回家与父母交流沟通。
1.测评中需要的工具或器械,教师尽量使用幼儿园现有器材。
2.测评工具无制定,就是用替代物进行。
3.特殊测评工具,根据需要,幼儿园可自行采购,另行申请。
幼儿园各年龄班一般是一个月一个主题,但是主题探索时间的长短,由幼儿的兴趣决定,幼儿对某一主题兴致较高,可能一个月时间是不够的,需要延长。但有的主题,幼儿兴致不高,教师丰富一些知识点,孩子就没问题可问了,或者没兴趣探索了,估计2周幼儿就淡化了,从一个主题,专向另一个主题。一个是时间固定,一个月一个主题,不管幼儿喜欢不喜欢上,教师都是按照一个月的时间把主题课程上完。另一种就是教师跟着幼儿的兴趣走,幼儿随时发现新的问题,对其他主题感兴趣了,就随时转换主题。
给幼儿提供的主题课程可作为教师的参考,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去抓幼儿的兴趣点。
什么是服从:
服从是保证我们安全和被保护的必要条件。服从是认真听从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嘱咐,做他们要求我们做的事情。在你服从的时候,需要遵守规则,即使你不喜欢这样做,或者这样做需要很强的自律,即使没有人监督你,也需要遵守规则,如果你做到了服从,也就做到了值得信任。
为什么要实践服从:
服从可以让你感到安全和快乐,如果不服从,你会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会伤害到你和周围的人。如果人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当你服从关心你和保护你的人的时候,就会给你带来自由和安全,如果你知道在哪里玩是安全的,就不必担心发生危险。如果你懂得服从,就会使每件事情都井井有条、进展顺利。
指导建议:
班级中幼儿服从意识的建立,会有利于班级常规的培养,所以教师要重点进行引导。在培养幼儿服从意识时,建议教师采用儿歌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如:排队时,可以用小儿歌“小脚踏踏,来排队。不推不挤,站得齐。”喝水时,可以用小儿歌“小水杯,端得稳,多喝水,身体棒。”
教师行为:
服从,就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父母、长辈、领导的话要尊重。教师在工作中,做事要有原则,不随意破坏规则,不对规章制度有抱怨、发牢骚的情绪。对班级中遵守规则的小朋友要及时表扬,对于破坏规则的小朋友要及时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