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义:理解“1”的意义。
教育要求:
1.区别一个和许多个。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能在生活中运用“1”和“许多”。
教学方法:
1.操作法:直观的教具
2.观察法:引发探索
3.游戏法。
4.联系巩固。
“数学”是由两个概念构成的,一个是数,一个是形,数抽象,形直观。
数学就像一棵树,它是从数和形,这两类枝杈形成,并能长出千奇百怪的分枝和花朵。这段话正确地概括出了数和形的关系。一位教育家说过:“幼儿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而幼儿园数学学习就是掌握简单的数、形概念。幼儿时期,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去掌握数学的运算,幼儿园数学是为小学数学打基础阶段。
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主、独立、愉快地体验某一数学概念的属性,探索数学运算的规律。
1.分两组:一组木质类,一组金属类:同样的节奏。
2.分三组:一组木质类,一组金属类,一组散响类。每组一段。
3.不同器乐表演同段落时,分出各自节拍。
4.托、小班使用最简单的拍手加木质类、散响类。
5.中、大班木质类、散响类、金属类、皮革类都可以出现。
6.托、小班教师指挥,中、大班指定幼儿指挥。
7.任何幼儿音乐、歌曲都可以用无音高器乐伴奏。
8.都是从四二拍最简单的节奏开始,慢慢加深难度。
1.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学期教研计划与教研总结。
2.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各班学期计划、学期工作总结。
3.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各班级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4.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各班级教师的教育笔记、观察记录。
5.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学期教研活动记录(视频、照片、文字)
6.幼儿园连续三年的:业务学习记录(视频、照片、文字)
7.幼儿园连续三年的:全园幼儿的能力发展评价表(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