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空间的设置:
利用桌子、玩具架等,隔离出各独立空间的方式进行空间区隔,如语言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建构区、数学区等,设置这些区时需注意“动静分离”,即安静的区角和嘈杂的区角要分隔开;进入教室感觉玩具柜、桌椅占满空间,不留过大的空场。
2.区角材料的投放:
区角材料是幼儿活动操作对象,材料的投放要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及发展水平,材料本身不仅蕴含的教育意义,更是孩子体验、探究的媒介,因此材料的投放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内容和进程;按照标配幼儿玩具材料摆放。
一、认识平面图形
1.通过观察、触摸让幼儿在感知图形的基础上说出图形名称。
2.通过图形和图形的比较认识图形。
二、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图形守恒
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
三、通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让幼儿认识图形之间关系
四、复习巩固对平面图形认识的方法
1.图形分类。
2.寻找图形和与图形相似的物体。
3.寻找与图形相似的物体。
4.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巩固对图形的认识(运用玩具进行图形游戏、涂色活动、拼图活动、折叠活动、绘画手工活动)。
美厨体验不是只让品尝美食,更多的是在美厨体验中渗透食育,通过认识食物的来源、食物的制作、食物的品尝、了解美食文化。因此,每次的美厨体验活动,教师应先介绍本次美食的名称、使用的食材、食材的来源、种植方式、产地、外形特征、营养成分等,对食物存有敬畏之心,爱惜粮食。
1.什么是韵律活动?
在80年代时韵律活动就是单纯的模仿,伴随着音乐身体有节奏地做动作,主要模仿内容为:生活中的事与物。
80年代末期随着国外一些音乐教育形式的引入(如:奥尔夫音乐等),就把所有伴随着音乐进行表达的艺术活动统称韵律活动。
2.韵律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有四类:韵律及其韵律组合、舞蹈、音乐游戏、歌表演。
韵律及其韵律组合:
★韵律:是指在音乐伴奏下的韵律活动。
★韵律组合:按照一首结构相对完整的乐曲组织起来的韵律动作组合。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舞蹈形象、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表演艺术。
包括:身体舞(问候舞)、邀请舞、双人舞、表演舞、独舞、自编舞等几种主要形式。
音乐游戏:利用音乐或歌曲,带领幼儿进行的游戏,游戏要和音乐要表现的内容相吻合。
歌表演:边唱歌边表演,表演和唱的内容相一致。
3.韵律活动的教育价值是什么?
韵律活动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相比而言,活动过程较难组织,所以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很少有安排韵律活动。但是韵律活动能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幼儿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能满足幼儿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以及交流合作的需要。可见韵律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幼儿在韵律活动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1.一对一指导是根据幼儿能力测评后的结果,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的具体指导。一般能力最差的和能力最强的采取一对一指导。
2.指导也针对幼儿情绪不稳定时期的一对一指导。
3.指导重在个别,因此,一定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而不是随机的、没目的的陪伴。
4.个别指导需要提前准备材料,提供给幼儿操作,而不是说教的指导。
5.一对一指导因为是有针对性的指导,可结合观察记录进行。
6.一对一指导可连续进行,直到幼儿能力提高,但要顾及大多数幼儿的教育,因此个别指导时间不宜过长。每天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