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如何指导幼儿创编故事?
1、不同年龄,重点不同:三岁以下的幼儿,其语言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语音的感知和词汇的学习,这时,最好的支持材料往往是一张有简单情节的图画,图中有1到2个人物,人物有清晰的动作,一般而言,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好。教师指导时一般问题简单,幼儿可直接观察得到:这是谁?他在干什么?他想怎么做?他会开心吗?他想说什么?等等。 在这个阶段的故事创编,是以看图讲述为主的,是为以后的故事创编打基础的,这种看图讲述不同于看图说话,而是鼓励幼儿根据看到的说出尽可能多的内容,根据图中提供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的创编。 2、三岁以上的幼儿,教师就可以通过手偶、绘本、道具、等启发幼儿创编故事了,孩子可以在大量阅读图画书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词汇,运用以后经验组成自己的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尽可能的展开想象,在不脱离故事主线的情况下,将故事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连贯起来,尽量将故事讲述完整。 如果幼儿在讲述中偏离了故事的开头或主线,教师可用引导的方法帮助幼儿回到主线上继续创编。但是不可以给幼儿太问题,以免引导成教师主观认为的情节上去,不要限制幼儿的创编思路。要通过问题、引导,使幼儿创编的故事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连贯的情节。 3、选择主题: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幼儿慢慢会掌握故事的基本结构:故事的主角、配角、故事的对话,故事的转折,故事的人物心理描述、人物动作描述,人物之间关系的处理等,使故事有开头,有结局,教师要有意识帮助幼儿创编故事的机会,并帮助选择恰当的主题。选择主题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就近原则”,就是选择幼儿刚刚看过的绘本、动画片、听过的故事、经历的事情等,让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且记忆清晰的经验进行加工创造。 选择主题的第二个原则“隐蔽原则”,教师通过提高道具、手偶等一些辅助材料帮助幼儿在一个范围内创编故事, 4、由易到难,分工合作。有教师认为,有的幼儿不善言辞或者害羞,无法创编故事,经常会遇到抗拒的幼儿,这很正常,幼儿毕竟掌握的词汇量小,经验匮乏,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没的说,教师不可急于让幼儿尽快创编故事,而是让幼儿从简单的说道复杂的说,或者几个孩子合作一起创作,这样幼儿才能慢慢适应创编故事,才能慢慢自信起来。 5、重复示范:教师可请能力强的幼儿多次示范,教师自己也可以示范创编,起到榜样的作用。 6、整理与记录 幼儿创编的故事,教师要随时录音或者记录下来,把幼儿创编的故事记录成册,在过渡环节时,把孩子创编的故事再讲给幼儿听,幼儿自己在整理思路继续创编,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与热情。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小班儿童数学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总目标: 

1.建立数概念,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建立初步的集合意识

3.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4.理解数的形成

5.初步掌握量的学习

分项目标:

1.分类

1)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2)按物体的三个特征进行分类

 2.排序

1)按物体两个维度进行ABAB规律排序

2)按物体两个维度三个元素进行ABC规律排序

3)按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

 3.平面立体

1)认识半圆形,并能说出正确名称

2)认识椭圆形,并能说出正确名称

3)认识梯形并能说出正确名称

 4.数概念、数运算

1)唱数1-50

2)手口一致点数1-10

3)按数取物1-10

4)按物取数1-10

5)倒数10-1

 5.时间

1)正确区分早、中、晚

2)正确区分今天、昨天、明天

6.空间

1)正确区分自己的前后

2)正确区分他人的前后

 7.守恒

能将相同数量的物品、玩具、食物等区分出来(数守恒)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对幼儿进行惜物教育?

什么是惜物

惜物就是珍惜和爱惜周围的一切。包括物品、植物、动物、环境、人、情感等等。惜物要从个人生活做起,减少资源的浪费,比如不浪费粮食。注意报纸、垃圾等物品的回收再利用,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等,从点滴做起。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懂得惜物,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我们要爱惜每一棵小草,每一个小动物,让人类和动植物在地球上共存。

指导建议

第一、以身作则,提供孩子一个俭朴的生活环境。

第二、和幼儿讨论“爱惜”的方式。

第三、培养幼儿妥善保存物品的习惯。

第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利用废旧物品的习惯。

第五、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浪费行为。

教师语言:

惜物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教师要从周围的每件小事去引导幼儿,让幼儿养成惜物的好习惯。如:“小朋友看,水龙头哭了,我们来把它关好,别让它流泪了。”“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粮食。”从点滴中培养幼儿惜物的习惯。

教师行为:

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做到惜物,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班级中的废旧材料要充分利用,制作成玩具。自己在洗手时候,要节约用水,进餐时要爱惜粮食,离开教室时要随手关灯。教师的以身作则对于培养幼儿惜物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在美厨体验中进行食育教育?

美厨体验不是只让品尝美食,更多的是在美厨体验中渗透食育,通过认识食物的来源、食物的制作、食物的品尝、了解美食文化。因此,每次的美厨体验活动,教师应先介绍本次美食的名称、使用的食材、食材的来源、种植方式、产地、外形特征、营养成分等,对食物存有敬畏之心,爱惜粮食。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的关注点在哪里?

1.“约束”与“放手”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激发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激发幼儿锻炼的兴趣应成为教师的一个关注点。如有两个男孩率先在平衡木上做跑跳动作,另两个男孩子尝试把高平衡木架到矮平衡木上进行练习,这些都源于他们对自我挑战的需要。教师出于安全考虑“束缚”幼儿,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表面看来似乎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际上剥夺了幼儿尝试的机会,使他们无法尽情地活动,无法体验自我挑战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对参与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因此,适当“放手”,让幼儿自我探索、尝试是很有必要的。

2.“活动程序化”与“重视幼儿表现”    

应该明确的是,幼儿的表现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是依据幼儿的表现来调控活动进展情况的,“活动程序化”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在案例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就把各环节所用的时间定了下来,在活动中不时地看手表以调整活动节奏。由此可见,教师调整活动的依据并非幼儿的表现,而是自身的需要。如有五个幼儿一直在逃避走平衡木,教师一直未予关注,更不要说去探究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又如有一个女孩发现了新玩法,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却视而不见。由于教师的忽略,很多幼儿在活动中因缺乏及时的反馈、肯定及关注而降低了对活动的兴趣。 

3.“指导动作练习”与“关怀幼儿情感”    

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常常将关注点放在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上,比较忽视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但是,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兴趣。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创新时,教师会及时给予肯定;当幼儿在活动中有所进步时,教师会及时表扬当幼儿有所畏惧时,教师会及时给予鼓励及引导。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友情链接

职业资格

家庭教育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友情链接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