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大班儿童科学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科学总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知能力;

2.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3.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4.喜欢探究简单的科学现象;

5.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6.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7.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爱提问题,并能主动自己解决问题。

探究目标: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

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4.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5.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6.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7.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做观察记录。

8.探究中能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9.皮筋儿放在盒子的长边上时,能够说出:短橡皮筋发出的音调比较高,长橡皮筋发出的音调比较低。

10.能够说出使灯泡亮起来的是导体,不能使灯泡亮起来的是绝缘体。

11.能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绝缘体,哪些物品是导体。

12.能够说出飞机能飞起来是因为空气的浮力。

13.能够说出风车转动是受到空气的阻力,空气阻力越大,风车转动的速度越快。

14.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并能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做望远镜。

15.能够连接串联电路,并让小灯泡亮起来。

16.能找出天平,杠杆,剪刀等的力点支点和重点。

17.能够说出同样材料,形状不同,他能承受的力也不同。

观察目标:

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

4.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6.能够说出热水比冷水轻,所以红墨水会上升。

7.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能够说出热涨冷缩。

8.知道降落伞伞布的大小、重物的重量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9.能够说出水的三种状态(冰、液态水、水蒸汽)可以相互转换。

10.能够说出水的多少会影响压力的大小,塑料袋最底部小孔喷出来的水最远。

11.能够说出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放在一起,密度大的下沉、密度小的上浮。

12.能够说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知道指南针在生活中的用途。

13.能够举出生活中有关惯性的例子。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数学教育内容中幼儿应掌握的十二种主要关系有哪些?

1.1和许多关系:整体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2.对应关系:是比较2组物体数量多少的唯一方法。

3.大小关系:量与数都存在大小的关系。

4.等量关系:整体可以分成若干相等与不相等得部分,各部分之和等于整体。

5.守恒关系:不受物体特征及排列形式的影响。

6.可逆关系:从正反两个方向排序和运算。

7.等差关系:也叫双重关系和相对关系:比前一个数多一,比后一个数少一。

8.互补关系:整体分成2部分时,部分之间存在消长增减关系,总数不变。

9.互换关系:部分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整体。

10.传递关系:A>B  B>C  所以:A>C  简单推理过程。

11.包含关系: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包含于整体。

12.函数关系:当整体变成相等的部分时,份数越多每份数就越少。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指导幼儿进行讨论活动?
1、讨论的意义 讨论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讨论活动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 2、进行讨论的目的 通过讨论活动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的教学方法 选择适当的题目进行讨论(教师不仅可以选择练习单中提供的讨论题目,还可根据幼儿需求、感兴趣的内容等制定讨论题目) 组织幼儿讨论时,教师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依据讨论内容,选择并提出恰当的讨论题目。首先,对讨论所涉及的问题、事物应该是幼儿认识和接触过的,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其次讨论题目应该是难易适中的。过于简单,幼儿很容易就获得了结果,就失去讨论的意义;过难,幼儿就会因茫然不知所措而讨论不下去,也失去讨论的意义。最后,讨论的题目要提得具体、明确、有教育意义,富有启发性和可挖掘性。 a、和幼儿一起搜集资料,获得经验 例:练习单中《我喜欢的节日》,在讨论之前可和幼儿一起收集都有什么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什么相应的风俗、活动、食物等,让幼儿了解节日及特点,丰富幼儿知识,以便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以运用,扩大讨论空间。 b、采用灵活多变的讨论形式 教师在组织活动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发幼儿的讨论。如:利用“大家快来看”的墙饰,引导家长和幼儿讨论上面的问题。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偶然事件,引导幼儿讨论“你应该怎样做”。还可设计童话剧,给其他班级幼儿表演等。幼儿在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中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的动脑筋想办法从中明白道理,也增加了讨论的吸引力。 c、可采用分组形式进行讨论。 运用分组形式,可以提高幼儿讨论的兴趣和效果。在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讨论内容和要求,可以有不同的分组方法,如:按认知水平的高低分;按兴趣、爱好、特长分;或者根据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来分。不同的组有不同的效果,讨论时组与组适当隔开,可分散在室内、外的各个角落。组与组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既不相互干扰,又能集中注意讨论,增强讨论的气氛,使每位幼儿专心投入于本组的讨论活动中。为了增加讨论的趣味,让幼儿为自己讨论小组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如“小蜜蜂组”、“一休”组等等。以增加讨论的吸引力。 e、注意随机指导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讨论时可能会因观点不同争得面红耳赤,或同时抢着说,发生吵闹情况。因此,教师根据各组的不同情况,或鼓励支持,创造气氛,或民主参与,“推波助澜”,都是非常必要的。当幼儿在讨论中碰到冷场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加以指导,可以向幼儿提供信息或观点引出话题,使讨论继续下去。当幼儿讨论偏题时,教师可用提问、评价的方式,把幼儿的话题及时扭转过来;当幼儿讨论有偏差时,教师应给予点拨提示。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语言的运用,而讨论会使幼儿把自己的经验、认识,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表达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就把已有的语言技能应用起来,语言的讨论交流也会促使幼儿语言的发展进一步提高。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怎样正确教孩子正确的执笔姿势?

可以在孩子一开始拿笔时,就对孩子进行执笔姿势的顺序训练,教会孩子怎样握笔怎样坐正怎样写、画写与画时,执笔姿势有什么不一样等等。在顺序训练一段时间后,孩子基本上习惯于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姿势了,还要时时提醒,经常观察、示范,直到孩子养成正确的执笔、书写习惯。每次书写,还要有一定时间的握笔练习。

步骤和方法:

1.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在中指之后自然地弯向掌心。

2.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紧贴在食指第三关节与虎口之间。

3.食指与大拇指捏笔时中间呈椭圆形。

4.手掌与手臂呈一直线。

5.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为2.5厘米左右。

6.写字时手的支撑点在腕侧部位。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中班儿童健康领域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1.身高指标男孩身高100.7-119.2cm,女孩99.9-118.9cm。

2.体重男孩体重14.1-24.2kg,女孩体重13.7-24.9kg。

3.

①上体正直,上下肢动作自然,较协调,落地轻;

②列队走时能听口令踏准节拍;

③能自然协调的走,走时步幅放开,有精神,列队走时能注意到与前后小朋友的距离。

4.  

①上下肢协调轻松地跑,两臂自然屈肘于体侧;

②能听信号改变跑的速度和方向;

③能自然地跑,落地较轻,能较灵活地控制跑步的速度和方向;

④能快跑20米左右。

5.  

①能立定跳远70cm起跳前身体下蹲,双手后摆,双脚同时落地身体保持平衡;

②能立地跳远75cm,起跳前身体下蹲,双脚蹬地,双脚同时落地,双腿弯曲身体保持平衡;

③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

④能单脚连续向前5m左右。

6.平衡

①能单足站立15秒;

②能在宽20cm,高30cm,长300cm的平衡木上走过去,两脚交替向前迈;

③能在宽20cm,高30cm,长300cm的平衡木上平稳走过去。

7.拍、抛  

①能左右手交替连续排球五次以上,动作比较连贯自然;

②左右手连续拍球十次以上,动作比较连贯自然;

③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④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四米左右。

8.爬、耐力、躲闪  

①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②能双手抓悬空吊起15秒左右;

③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

④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

9.画、剪、折  

①能边线较直的画出简单图形;

②用笔描出画好的圆圈,并在轮廓内均匀的涂色(不出圈);

③会剪简单图形;

④阳炎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⑤能边线基本对齐的折纸;

⑥会用集中一角折和双正方双三角折的方法折出平整物体。

10.手指灵活度

①30秒内穿珠子七个;

②能用筷子吃饭。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89-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89-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