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惜物:
惜物就是珍惜和爱惜周围的一切。包括物品、植物、动物、环境、人、情感等等。惜物要从个人生活做起,减少资源的浪费,比如不浪费粮食。注意报纸、垃圾等物品的回收再利用,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等,从点滴做起。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懂得惜物,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我们要爱惜每一棵小草,每一个小动物,让人类和动植物在地球上共存。
指导建议:
第一、以身作则,提供孩子一个俭朴的生活环境。
第二、和幼儿讨论“爱惜”的方式。
第三、培养幼儿妥善保存物品的习惯。
第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利用废旧物品的习惯。
第五、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浪费行为。
教师语言:
惜物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教师要从周围的每件小事去引导幼儿,让幼儿养成惜物的好习惯。如:“小朋友看,水龙头哭了,我们来把它关好,别让它流泪了。”“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要爱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粮食。”从点滴中培养幼儿惜物的习惯。
教师行为:
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做到惜物,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班级中的废旧材料要充分利用,制作成玩具。自己在洗手时候,要节约用水,进餐时要爱惜粮食,离开教室时要随手关灯。教师的以身作则对于培养幼儿惜物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1.幼儿园一定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的是避免大班幼儿纷纷退园转园,减少生源的流失。
2.幼儿园品牌影响力,决定家长对上大班的信任程度,多用实例展示给家长看。
3.幼儿园要为入学做好各方面准备,奠定幼儿一生成长的基石。
中班4-5岁学习黄金时期,中班上学期家长观摩周后的一对一约谈时,让家长了解测评和4年发展目标。日常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多强化中班及大班的八大能力发展目标。
4.加强教学教研能力,保证大班幼儿各方面均衡发展与有突出成绩,用口碑赢得家长信任。
1.当地教委检查时对幼儿练习单比较敏感的,提前收起幼儿练习单。即使幼儿练习单不是教材,如果教委认定是教材,我们不用过多解释。不出现为好。
2.一日流程、月计划、周计划等教委认定不接受的,暂时收起,只放一版普惠版的一日流程表。
3.教委检查注重安全、用安全的环境、干净卫生的厨房、准备充分的文档、诚恳虚心的态度接受教委检查。
4.京学教育理念与目标是科学的,不违反教育原则的,多强调我们的区域化教学、个别指导,注重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为主。
5.我们的九大课程是结合五大领域中的教育目标,不是灌输试教育。
6.教师必须清楚,我们没有教案,不允许教师教课方式让孩子学习,这就是去小学化。
7.九大课程实施都是以测评为基础,对幼儿进行不同能力的指导,不是教学。
幼儿园的孩子就要上小学了,这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由于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上课模式、交友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变化,如果在学前没做好这些准备,孩子上小学后,会不适应小学生活,出现厌学、逃学、害怕上学等现象。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为了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阶段。可以帮助家长和幼儿少走弯路。
可以在孩子一开始拿笔时,就对孩子进行执笔姿势的顺序训练,教会孩子怎样握笔;怎样坐正;怎样写、画,写与画时,执笔姿势有什么不一样等等。在顺序训练一段时间后,孩子基本上习惯于正确的坐姿与执笔姿势了,还要时时提醒,经常观察、示范,直到孩子养成正确的执笔、书写习惯。每次书写,还要有一定时间的握笔练习。
步骤和方法:
1.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在中指之后自然地弯向掌心。
2.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紧贴在食指第三关节与虎口之间。
3.食指与大拇指捏笔时中间呈椭圆形。
4.手掌与手臂呈一直线。
5.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为2.5厘米左右。
6.写字时手的支撑点在腕侧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