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主题墙以幼儿作品为主。题墙作为幼儿开展活动的足迹呈现平台,作为班级的一部分,随时和幼儿在进行着“沟通”与“交流”。主题墙上呈现的材料应该是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完成的,那就让孩子也参与到创设中来。
2.主题墙与主题密切相关,幼儿根据主题创意美术作品,要求是:材料相同,内容不同。内容相同,材料不同。让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3.主题墙作品每周更新。幼儿作品要不断更新,不能一个月甚至半年都不更换,这样失去了主题墙的作用。因为幼儿随时根据主题都会制作手工作品。
4.主题墙主要作用是装饰性,不是学习目的,不要将学习资料上墙。有些教师将主题资料放在主题墙上,以为这样就是开展主题活动了,这样是错误的做法,幼儿不可能抬着头去看主题墙上的资料,图片,文字等,这些跟主题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照片等,教师应该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做成小书,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翻阅。
音乐活动不分男女,其实孩子们都很喜欢音乐课,只是有些音乐活动需要做动作,打节奏,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部分男孩子可能是坐不住,也可能是因为音乐活动中有舞蹈律动部分,他们觉得难,所以不喜欢。
做为幼儿园老师,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引发兴趣,重过程,不重结果。
只要过程中,孩子感兴趣,开心、积极参与就可以了。不能要求幼儿做的一定要好,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教师限制幼儿自由,限制幼儿想象力,限制幼儿创作和发挥,都会影响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
要想让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男孩子在音乐课中发挥最佳效果,老师就要关注这个孩子,和他一起做,一起想,一起玩,多表扬,多重视,孩子一定会喜欢上音乐课,还会充分去表现,让老师肯定他。
区域设置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
第一、区域设置要科学有序。
第二、区域命名要儿童化。
第三、从幼儿的角度设置活动区域。
第四、区域规则适宜用环境暗示法。
第五、以幼儿为中心,构建开放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