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怎样才能让主题墙的作品有价值?

1.主题墙以幼儿作品为主。题墙作为幼儿开展活动的足迹呈现平台,作为班级的一部分,随时和幼儿在进行着“沟通”与“交流”。主题墙上呈现的材料应该是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完成的,那就让孩子也参与到创设中来。

2.主题墙与主题密切相关,幼儿根据主题创意美术作品,要求:材料相同,内容不同。内容相同,材料不同。让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3.主题墙作品每周更新。幼儿作品要不断更新,不能一个月甚至半年都不更换,这样失去了主题墙的作用。因为幼儿随时根据主题都会制作手工作品。

4.主题墙主要作用是装饰性,不是学习目的,不要将学习资料上墙。有些教师将主题资料放在主题墙上,以为这样就是开展主题活动了,这样是错误的做法,幼儿不可能抬着头去看主题墙上的资料,图片,文字等,这些跟主题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照片等,教师应该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做成小书,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翻阅。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园班级区域是如何设置的?

区域设置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

第一区域设置要科学有序。

第二区域命名要儿童化。

第三从幼儿的角度设置活动区域。

第四区域规则适宜用环境暗示法。

第五以幼儿为中心,构建开放区域。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指导幼儿计数活动?
计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 幼儿计数的发展 1、依次说出数词。 2、从集合中区分每一个元素。 3、每个数词与集合中的元素对应。 4、说出总数。 动作方面: 1、手触摸并移动物体。 2、不移动,触摸物体点数。 3、不触摸物体点数。 4、用眼睛区分物体并点数。 语言动作: 1、高声说出数词。 2、小声说出数词。 3、动嘴唇不出声。 4、默数。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学前幼儿空间方位认识学习内容有那些?
学前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难易顺序:上下、前后、左右、远近。 辨别空间方位的过程: 1、以自身为中心的定向。 2、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 辨别空间方位区域的扩展: 三四岁幼儿所理解的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区域十分有限,仅限于能直接感知到的范围内。五岁幼儿区分前后区域范围扩大,可以辨别离自己身体比较远的和偏离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物体的方位,开始逐渐将方位理解为一个连续的统一整体 六岁幼儿已能将空间方位看成连续的整体。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实施幼小衔接表达训练课程?

表达能力是指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清晰地表达出来地能力。其中,语言是逻辑的输出,逻辑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幼小衔接表达训练课程通过词语、词语搭配、造句、扩句、听说训练、续编故事、看图写话、日记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该课程侧重于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本源,激发儿童的表达热情,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想象力。

1.如何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

语言教育中的听说能力训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容易渗透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中的。在与幼儿沟通交流时,应提醒幼儿认真倾听,在表达时强调把话说完整,表述清楚。

良好的表达从倾听开始,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孩子正式上学后,“倾听”对于他的听课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如果孩子在与他人的交谈中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做到了专注倾听,且倾听已经奏效,他不仅理解了对方的语言,还进行了思考。

2.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要想培养幼儿有条理地表达,就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并鼓励幼儿讲“听到的、看到的、经历的”事情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多引导孩子有目的地观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激发他们说话的愿望。例如,春季来临之际,为孩子准备小蝌蚪、花种子等,指导孩子亲手培养、种植,并仔细观察它们的动态、生长过程及变化特点等,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并启发其将看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以达到其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

3.如何培养幼儿的图文理解能力

图片描述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看图说话:直接给出图片,让孩子对其进行描述; 

2)图片排序:给乱序图片排序,并按照所排顺序讲故事;

3)故事复述:在观看短片或听故事后,准备一段时间,再把内容复述出来。

4.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逻辑能力

在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进行扩词、扩句、造句等训练,将丰富的感性经验运用到实际中。平时可以引导孩子编故事、玩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要让孩子有机会说,还要有兴趣、充满想象力地说,从而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孩子扩散性思维是语言教育的重要部分。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5.如何培养幼儿的复述能力

课程中选择了一些故事性强、幽默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进而开始引导孩子复述。在复述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故事主要情节,对一些新词、新句加以强调,并让孩子说出来,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孩子懂得如何去倾听故事,还能真正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使孩子因为对故事内容感兴趣,从而在获得智力和情感上的满足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故事中的生动语言。

6.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课程中选择了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积极诱发幼儿思维活动的问题,如:“天上的白云像什么?”、“××像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这都大大激发了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而扩散性思维的培养又促进了孩子更自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为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友情链接

职业资格

家庭教育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友情链接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