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如何训练幼儿耐力?

由于现在的家长更注重智力发展大部分孩子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儿童耐力训练有很大的必要性。

耐力素质是指人在长时间工作或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孩子跑不动、跑不长,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耐力素质低下代表了一个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机能低下,而这会使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高致命性的疾病发生率大大增加。现在家庭和学校之所以对这种危害没有重视,是因为危害造成的大面积的后果往往现在不发生、看不到,要等到中年甚至老年以后才发生。现在不跑,祸及的是40岁之后。

从有效性和组织工作的便利性出发,徒步远行是最好的选择。可以增强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的抗疲劳能力。徒步走不需要装备,不需要器械,对场地没有特殊要求

1.注意选择良好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心理上对儿童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减少疲劳同时,发展耐力素质,最主要是保证机体供氧充分,如在河边、树林、公园或在氧气充分的露天场地等进行快步徒步行走, 就能充分保证机体供氧,注意尽量不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反复进行走、跑等。如果长期在硬地面练习,就会使下肢骨的骨化点受到过大、频繁的刺激,易引起过早的骨化或骺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发育。所以,选择良好环境是不可忽视的。   

2.注意呼吸方法   

在进行耐力训练时,由于儿童的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机能较差,不注意呼吸的节奏,呼吸与动作往 往不协调,特别在速度加快时更为时显。所以,要教会他们采用科学的呼吸方法。 “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

3.注意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有氧耐力是指心血管耐力而言的。由于儿童的心脏血管正处在发育之中,与成人相比,他们心脏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性纤维分布较少,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心脏的容积、重量都比成年人小,从而心脏收缩力较弱,心脏的每次搏出量和每分搏出量都比成年人小。根据儿童心血管系统这一特点,耐力训练应发展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训练,用以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系统的功能,发展心血管系统功能。

4.注意控制训练的时间、量和强度   

儿童在进行耐力训练时,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和强度不宜过大,必须严格地控制训练的时间、量和强度。因为儿童在安静时氧化过程比成年人旺盛,每公斤体消耗的氧量多,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比成年人相对较少,紧张练习不能持久,耐力差。同时,在紧张练习时,儿童血乳酸含量较少,说明他们无氧代谢的能量物质储备较少。所以,在耐力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量和强度,因人制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耐力素质。另外,儿童在耐力训练时,应注意男女区别对待。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激发幼儿对主题活动的参与?

一、激发幼儿兴趣,保护幼儿天性

幼儿最大的兴趣是对凡事都是好奇的,喜欢多问。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二、参与活动体验,体验活动乐趣
有位教育大师说过:“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也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很有必要让学生直接感知、进行亲身体验,并且动手操作,从而帮助他们以最迅速、最便捷的方式获得知识、经验,进而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在主题活动中,我为幼儿的亲身实践创设了大量的机会,变以往的被动接受为如今的主动操作、探索和学习。
)在直接感知中培养兴趣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要和周围的事物及其社会现象紧密相连,我们尝试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听、看、摸等)直接感知周围的事物,以现象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探索中,幼儿能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进一步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

(二)在亲身体验中学会探究
在主题探索活动中,给予幼儿充足的动手、体会的机会,让幼儿自主获得一些生活经验,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在动手操作中训练语言
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表达和表现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主题活动的开展是幼儿的兴趣所在,活动中他们积极与材料互动,运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主题活动的探索过程,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三、把握家教资源,引导儿童主动发展
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资源在幼儿主动性的培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怎样开发家庭教育这块宝地,更好地为幼儿探究主题活动服务,是进行幼儿教育的的又一课题。在主题活动中,要发现那些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的家长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更让孩子容易接受,这一部分幼儿的主题探究的兴趣也明显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不断提高,已经积累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探索方法,知识经验也日渐丰富。在开展主题活动前,我们先向家长分发主题活动前的调查表,请家长了解幼儿的兴趣点,然后请家长和我们一起设计主题,并请家长协助收集主题活动中的许多材料。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学前幼儿空间方位认识学习内容有那些?
学前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难易顺序:上下、前后、左右、远近。 辨别空间方位的过程: 1、以自身为中心的定向。 2、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 辨别空间方位区域的扩展: 三四岁幼儿所理解的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区域十分有限,仅限于能直接感知到的范围内。五岁幼儿区分前后区域范围扩大,可以辨别离自己身体比较远的和偏离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物体的方位,开始逐渐将方位理解为一个连续的统一整体 六岁幼儿已能将空间方位看成连续的整体。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数学感官区培养目标是什么?

感官八件套由多种颜色的几何图形组成,让幼儿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和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几何图形组合的分类、比较、排序等。能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和逻辑思维的发展。

1.圆形组合:认识圆形形状,并对这些色彩和数量及形状认知,逐步的将圆形划分成2-4等分,观察这些形状之间的变化,提高宝宝观察能力。

2.圆圈分类:认识圆形的形状,并对这些色彩和数量以及形状认知,通过玩具的套塔功能锻炼幼儿的抓手能力,注意观察木珠的厚度变化,并将它们完好的套上去。

3.几何珠排序:可作为颜色分类,了解几何体,区别高低及平面与立体。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组织集体教学活动?

1.集体教学活动以主课程知识掌握讲解讨论等为主,下午2:00~3:30这个时间段为宜。

2.集体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备课,准备材料,教具等。

3.集体教学要求教师表情丰富,微笑,语气有变化,以免幼儿坐不住及注意力不集中。

4.集体教学活动坐在地毯上或者小椅子上进行。

5.集体教学要有常规,如:幼儿坐姿要端正幼儿之间适度距离小朋友起身走动要从其他小朋友身后绕行不打断别人说话。

6.集体教学中幼儿讨论及表达时,引导幼儿轻声说话,不要大声说话。

7.导入活动:说儿歌唱歌或讲故事,提示幼儿不可喊说喊唱,让幼儿学会轻声说唱。

8.集体教学需要演示教具或观看视频时,物品及视频不可过小,以免幼儿看不到或看不清楚。

9.集体教学尽量不要被幼儿的其他情况打断,因此,任何一位教师进行集体活动时,其他二位教师要进行辅助教学。

10.辅助教学的教师不要为旁观者坐一边,而应参与教学活动中,起到辅助及协作的作用。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89-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89-2598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
京学集团

邮编:100101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