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要加盟 > 教育教学
如何创设国际班环境?

1.物质环境要美观,并能与幼儿互动。

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物质环境主要是按照科学原则,准备和运用一定材料对班级环境进行装饰和布置,投放玩具、材料,以及制定在教师指导下或自由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则,以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使幼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2.精神环境要温馨和谐。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良好的教育必须以尊重、理解、支持的精神环境作为保障,以平等的师幼关系为基础,教师与在孩子交往过程中尽量表现出支持、尊重、肯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特别是要关注问题幼儿。

其次,构建平等的同伴关系,幼儿之间在共同生活和游戏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协作关系,是幼儿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再次,建立融洽的师师关系,教师间的交往是幼儿同伴交往和发出社会行为的重要榜样。

总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中,既要创设美观,利于幼儿交流、展示的强势,又要创设材料丰富、规则明确的区域,更要创设轻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这样幼儿在班级中才学的开心,生活的快乐,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2020-05-22
展开全文 收起
学前幼儿空间方位认识学习内容有那些?
学前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难易顺序:上下、前后、左右、远近。 辨别空间方位的过程: 1、以自身为中心的定向。 2、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 辨别空间方位区域的扩展: 三四岁幼儿所理解的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区域十分有限,仅限于能直接感知到的范围内。五岁幼儿区分前后区域范围扩大,可以辨别离自己身体比较远的和偏离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物体的方位,开始逐渐将方位理解为一个连续的统一整体 六岁幼儿已能将空间方位看成连续的整体。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幼儿节奏节拍掌握不准确,手脑不协调怎么办?

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使幼儿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

1.带领幼儿发现和理解节奏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动物的叫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活动中,告诉幼儿 ,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幼儿自己去寻找节奏, 幼儿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等。

2.用语言通过歌词培养节奏感

在幼儿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后,可组织他们用语言来表现节奏。 幼儿歌曲的歌词具有一定节奏性,幼儿可以一边说,一边用手打出节奏,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很多幼儿都能看着节奏谱,手脚并用打出旋律,除此以外还让幼儿比较分析那些儿歌和歌曲节奏与他们学过的那些节奏型相同。这样,不仅训练了幼儿打击节奏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他们听辩节奏的能力。

3.一对一式教学。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个别有针对性的练习。

4.对实在不喜欢打节奏的幼儿,不强求孩子一定去做,幼儿在旁边听也是一种学习和熏陶,随着年龄增长,会有所提高。

5.在多次训练后,一般指一学期后,如果某些幼儿仍然节奏感差,教师就安排在一节音乐课中跟随音乐做动作(律动)即可或做其他辅助工作。


2022-07-29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有效激发和培养幼儿表现与创造美的能力?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美术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1.首先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要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风景。在看到美丽的花朵和好看的树叶时与幼儿一起讨论对美的感受。让幼儿观察常见的动植物以及其他的物品,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美的方面,比如颜色,形状,形态等。《秋天的树》活动中组织幼儿观察园里的树,观察秋天树叶的数量、颜色、形状等。

2.给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贝壳、豆类、羽毛、彩色毛球以及碎纸片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造,老师不应该做过多的要求。如美丽的鱼装饰时幼儿可以选择太空泥,彩纸或者彩笔。

3.要了解并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给幼儿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幼儿敢于表现。不做过多的干预,或者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在幼儿需要时再给具体的帮助。对于幼儿作品不能简单的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标准来评价。

   

2020-05-21
展开全文 收起
如何指导幼儿表演故事?
故事表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语言活动形式。它是以声音表情,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来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一种表演活动。幼儿在故事表演活动中,对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情绪情感体验的面部表情及身段表情掌握较好,但对故事表演中最关键的声音表情却很难掌握。究其原因,一是声音表情不像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对幼儿来说不够具体形象,较难理解。二是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指导。三是幼儿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与掌握有较大困难。那么,如何提高幼儿故事表演的能力,尤其是提高幼儿用声音塑造角色的能力呢? 方法如下: 1、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给孩子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故事表演也是一样,无论是语言教学活动时、还是餐前、睡前给孩子讲故事,教师都要坚持有表情、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述。用自己地声音给孩子们塑造了纯洁美丽的白雪公主,骄傲自满的小公鸡,淳朴善良的长发妹,威武雄壮的狮子大王等生动的形象。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爱听老师讲故事,会在老师的带动和感染下,爱上了自己讲故事,表演故事。他们耳濡目染,知道故事应该用心去讲述,用声音去表演。他们希望自己能讲得象老师一样动听,表演得象老师一样精彩。有了这样的愿望和要求,他们学习声音表情的各种运用,自然不会觉得枯燥、难懂了。 2、学习基本的声音表演技巧:声音也是有表情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声音表情实质上就是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所表达的人物不同的情绪、情感及音色的区别代表的人物不同的形象特征。希望幼儿学习声音的表演技巧,首先要让他们理解,可采取了以下的步骤: a、知道声音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声音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初步了解正确运用声音表情的重要性。如说同一句话:“下雨了”用较高的音高、较快的语速及向上的语调说出来,能表达一种快乐、欣喜的情绪;用较低的音高、较慢的语速及向下的语调说出来,表达的是一种沮丧、失望的情绪。通过此类具体、形象的例子,逐步引导幼儿对声音表情及正确运用声音表情的重要性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 b、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训练声音表情表演技巧。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训练、指导,给孩子设置一些情景,让他们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表述一句话。比如:大灰狼看见了小白兔,大灰狼说:“我要吃掉你!”小白兔说:“救命啊!救命啊!”等等。接着让孩子分辨,学习运用不同的音色请他们自己比较分析情景中的人物形象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来表现。比如:大灰狼和小白兔,大灰狼应该用粗重的声音还是尖细的声音?小白兔该用什么声音表现,引导幼儿自己分析、判断,培养他们使用不同音色表现人物形象的能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c、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结合作品进行训练。故事表演离不开文学作品,要想表演好故事,必须引导幼儿深入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角色的形象特征、角色的内心活动、情绪变化等。比如表演故事《咕咚》,引导幼儿用尖、细、快的声音和心慌的语调表现小白兔。教师就可以问小朋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声音来表现小白兔?用粗、慢的声音行不行?小白兔心里在想什么?等问题。要求幼儿用不同的声音去表现狐狸和猴子,则引导他们思考:狐狸的性格怎么样?谁更焦急?通过分析、比较,幼儿表演时用较慢、带波折的声音表现狐狸,用较直、较快的声音表现猴子。要求幼儿表现大狮子,则提问:大狮子是什么样子的?它在故事里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狮子?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去表现它?引导幼儿用较粗、较慢、有力的声音表现出大狮子威武的形象。
2020-05-19
展开全文 收起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联系我们

电话:400-605-259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五街九号方正大厦一层,
京学集团

邮编:100085

邮箱:info@jingcollege.com

关注我们

京学集团公众号

京学集团视频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公众号

京学附属实验
幼儿园视频号

©Copyright京学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京ICP备2023012706号-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