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感官区有两个三层玩具柜,一张长桌和6把椅子。
数学感官区其中第一个玩具柜是感官八件套。
(感官八件套柜:高的占空间的放上面第一层,长条的放中间层,最下面的放剩余两个以及触摸板。)
第二个柜子放感官数学教具。
(第一层:放钟表和插座圆柱体;第二层:粉红塔和色板;第三层:棕色梯和彩色串珠。)
数学感官区指导原则:
玩具放回要求:层与层之间不变位置,若孩子放错层老师要进行调整,同一层位置可以互换。
1.环创中体现教育优势:主题墙与主题内容结合,公共环节布置与节日、季节结合。
2.环创中体现幼儿创造性:材料相同内容不同,内容相同材料不同。
3.环创中体现统一性,结合总部统一设计的环创配饰,体现与其他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4.环境创设标准化,所有物品摆放标准统一。
1.是一种要求师生共同合作计划的活动。
2.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的活动。
3.是一种由幼儿生产的探索活动。
4.是一种评价的和有目的的练习。
5.是主张幼儿自发的决定学习目标和内容,在幼儿自己设计、自己负责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4岁左右的幼儿就有一定的识字、写字的能力了。对于一般的常用字,智力水平与知识水平一般(中等)的幼儿,一天可以学习2—4个,再经过3—4次的复习就可以掌握了。不少幼儿还能做到对一些字只认一次就长时间不忘。到了6岁左右,幼儿的认字、写字能力又有了明显的提高,此时在训练幼儿听说能力的同时,再教他们掌握一些常见字的读和写的能力是必要的。
有许多家长很喜欢教幼儿识字、写字。但是由于多数家长不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和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所以只是让幼儿掌握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其结果反而对幼儿入学后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难怪不少小学教师极力劝阻家长说: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宁可不要教幼儿认字、写字。
但是,对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幼儿,进行认字和写字交叉全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需的。因为幼儿园中不教幼儿认字和写字,一旦上小学后,学生要学习6门功课,负担明显加重,不少幼儿难以适应,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如“家长陪读现象”、“星期天变成星期七现象”、“每天要学到晚上10点钟左右”、“许多课余活动不能进行”等等。
实验表明,在入学前进行适当的认字和写字训练,入学后很有好处。
(1)幼儿有了初步的看书识字的能力和习惯,入学后,能很快适应学校的教学方式,不会造成心理负担和因知识水平差而跟不上的现象。
(2)幼儿通过识字、看书,感受到了识字带来的了解事物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建立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幼儿有了一定的看书、写字的能力,就能够尽早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以及用语言来进行文化和情感交流。这对于丰富幼儿的生活是有很大好处的。识字早的幼儿要比识字晚的幼儿各方面的经验多得多。
(4)进入小学后,对其他功课的学习,如自然常识等课,都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入学前没有进行过认字、写字教育的幼儿,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不能自己看懂数学中的应用题,需要教师讲解几遍;课后也无法独立完成作业,需要家长的指点。而学前进行过良好的看书识字训练的幼儿,就能比较轻松地自己做应用题。
这里要指出的是,许多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不懂得写字的笔划笔顺,这样就会教给幼儿不正确的笔顺,有的成人甚至教幼儿写连笔字,这就为上学后学习正规笔划笔顺的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懂得笔划笔顺的成人,最好只教幼儿看书、识字,不教或少教幼儿写字。